-->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蔚军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天水民众集会声讨日本侵略东北。1935年2月4日,关押在天水监狱的革命群众在中共陇南特委委员赵德懋的组织领导下,举行了一场震撼甘陕的大暴动。
1934年初,被国民党囚禁在天水监狱的中共党员陈庆五、刘华成立了狱中党小组,推举刘华为组长。在一次党小组会议上,研究了越狱的有关事项,制订了暴动越狱的具体计划。赵德懋利用狱中早上开号门、晚上上锁的机会,串联各难友下象棋、聊天、拉家常,教育难友们靠拢革命,鼓励他们团结起来,同狱中敌人作斗争。在赵德懋的帮助教育下,冯炎真、梁杨忠、许富海、吴黎书、吴楚云(女)等难友很快被争取过来。为了从敌人内部打开突破口,实现暴动越狱的计划,赵德懋又积极做了争取狱中看守班长张鼎位的工作。
据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讲解员裴文兰介绍,1935年2月4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深夜,张鼎位起床打开了各牢房的大门,暴动领导人赵德懋、陈庆五、安世泽、刘华等人立即分头工作,抢夺了狱卒的长枪6支,叫醒难友100多人集合。赵德懋按预定计划宣布成立“陇南人民抗日第一支队”,并立即带领大家急行军进入了天水南部山区。胡宗南闻讯后,派一个营的兵力分几路火速追赶,将他们包围在安集寨(今秦州区天水镇)。由于队员们大多数赤手空拳,只好就地分散躲藏,特务们逐家逐户搜查,暴动越狱的一部分抗日支队队员冲出重围。
2月10日,赵德懋、陈庆五、安世泽、吴楚荣、张鼎位、梁狗旦、许富海等15名暴动越狱的组织领导人和骨干分子被敌人杀害于天水瓦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