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蔚军平
董邦,又名董振国,天水市秦州区人。“九一八事变”后,其所在的部队起义参加了红军,从此董振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国立五中发展党员,筹建陇南临时工委。1939年2月,中共陇南临时工委成立,开辟了抗日战争时期党在陇东南地区革命工作的新局面,推动了这一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1938年10月,陕西省委扩大会议提出关于天水成立秘密党组织的决定,即决定建立“中共陇南临时工作委员会”。
1939年1月,董振国回到天水,向党员传达了省委扩大会议精神。1939年2月,在天水县关子镇董振国家里,由董振国主持召开了会议,研究了天水党组织发展工作,成立了由董振国、刘桂增、孙书田、张德祥、薛天鹏、宋肃如为成员的陇南临时工委,董振国任书记。工委辖甘谷地区、国立五中两个支部,有党员34人。1939年4月下旬,由薛天鹏主持召开了中共甘谷县委(工委)成立大会。陇南临时工委成立后,天水秘密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遍布陇东南,党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深得群众的欢迎和支持,革命力量一天天蓬勃发展起来。
天水县党的活动很快引起了国民党当局注意。当时国民党制定了一套“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蒋介石在统战区设立了监狱、集中营,囚禁、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并派大量的特务进行反革命破坏活动。1940年10月,蒋介石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天水党的秘密组织活动暂时停顿。1942年春,陕西省委书记张德生指示刘玉堂来宝鸡、天水发展党的秘密组织。1942年5月,刘玉堂从清水到天水,在社棠、马跑泉一带以理发为掩护,积极开展工作,全面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