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天水日报

“七下八上”虽过,防汛之弦莫松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01版:日报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
   仝宗莉          
  2025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已落下帷幕。8月18日,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总结前期防汛工作的成绩,也为后续防汛任务指明方向。尽管“七下八上”这一防汛关键期已经过去,但我国仍处于主汛期,极端突发事件仍有可能发生,防灾意识需常在,防汛之弦不能松。
  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汛期呈现降雨点强面弱、台风登陆频繁、洪水散发并发、汛情区域分化特点,多地经历了强降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考验。主要江河共发生2次编号洪水,但有33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7条河流超保,22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在这一关键时期,水利部及相关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例如通过调度全国七大流域1388座次大中型水库,共拦蓄洪水146.5亿立方米,避免人员转移106.18万人次。
  防汛安全堤坝岿然不动的背后,是多部门的群策群力。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多次紧急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重点支持各受灾省(区、市)开展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救助工作;水利部依据气象部门提供的精准预测科学调度,确保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为防汛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闻令而动,争分夺秒迅速投入抢险救援;农业农村部抓实抓细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抗旱防汛救灾保秋粮丰收……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我国防汛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也彰显了各部门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
  尽管“七下八上”防汛工作成果显著,但面对接下来气候不确定性增多、部分地区遭遇旱涝急转威胁,以及一段时期以来持续高水位运行后,部分水库坝体、堤防险工段存在隐患等问题,我们必须继续绷紧防汛这根弦,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科学的措施、更加周全的预案,全力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局面。
  为有效应对“后关键期”防汛工作的风险,各部门及地方政府要层层压紧压实责任,落实落细防范措施,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与紧迫感,积极采取行动。例如,交通运输部要求,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落实预警“叫应”机制和汛期公路“响应、巡查、管控”关键措施;水利部以强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体系“三大体系”为抓手,加快构建流域防洪减灾新格局;多地推广“预警-响应-复盘”闭环机制,将村干部、社区网格员纳入山洪预警“叫应”名单,打通守护生命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全国一盘棋,推动防汛工作从“应急抢险”转向“风险预控”,从“单点突破”升级为“全域协同”。
  “防御措施必须跑赢洪水,把隐患消除在成灾之前”。在防汛这条与自然博弈的赛道上,惟有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方能在风雨中守护好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