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天水日报

“绿叶子”变“金钥匙”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02版:日报二版       上一篇    下一篇

-->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刘晓亚
  初秋时节,走进清水县金集镇大葱种植基地,只见一垄垄绿油油的大葱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年以来,金集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村集体经济引领、土地流转、返聘务工等方式,采取“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大葱等经济作物种植为突破口,激活产业振兴新引擎,引导全镇12个行政村集中连片发展大葱特色种植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让“绿叶子”变身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据了解,金集镇光照充足、降水适中、土壤肥沃且透气性良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大葱种植。当地大葱于5月上旬开始种植,9月中旬收获,规模化的大葱种植既为金集镇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周边村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村民们不仅可以选择将土地流转出去,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费用,还能参与到大葱种植的过程中,从事种植、采摘、分拣等工作。这既保证了不误农时,又增加了收入来源,有效促进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在连珠村的葱田里,村民正在田垄间穿梭,娴熟地给葱苗除草、培土,眨眼工夫一行行葱苗便齐刷刷依偎在泥土中。村民郭平学感慨地说:“以前大葱都是种在田边地脚的,从来没有这么大面积种植过。从现在的长势看,镇上、村上这种连片大面积种大葱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成功的。1亩地产5000多斤葱,每斤按照1.5元的行情算,1亩地的产值在8000元左右,比种植其他作物的经济价值高。”
  大葱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产量和效益的双丰收,不仅让葱农们的钱包鼓了起来,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金集镇始终坚定不移地把产业兴旺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立足现有农业产业基础,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优化种植布局,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葱种植是我们村的重要产业之一。今年的大葱长势好、品相佳,葱白莹润,葱叶青翠、粗细均匀,能卖个好价钱。最近我们与一些蔬菜批发市场对接,每斤大葱的批发价在1.05元左右,这样我们村20亩大葱就有18万元的产值,能够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连珠村党支部书记陈永孝说。
  “我们今年是第一年栽葱,特地选用了两个优质品种,每亩地实际配葱苗2万棵。为了提高大葱成活率,邀请了乡土专家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栽植技术。全镇种植大葱250亩,预计亩产8000斤,可实现收益200余万元。这既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益,又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新渠道。”金集镇党委副书记刘军科说,“在未来的大葱产业发展中,我们将逐步引进机械化种植模式,实现大葱种植环节的全机械化;在管理上实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单位亩产量和大葱质量,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同时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适当扩大大葱等特色蔬菜产业种植面积,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增加群众经济收入,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