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何喜田
前不久,近百名传统中医养生爱好者,从全国各地齐聚龙城天水,参加由甘肃天水羲皇养生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羲皇养生实修营。
本次羲皇养生实修营以“寻根中华文明 溯源伏羲文化”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近百名养生爱好者前来学习、体验、游赏。在短短的5天时间里,他们深刻领悟了羲皇养生的博大精深和伏羲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共同续写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的亮丽篇章。实修之余,养生爱好者前往伏羲庙拜祭人文始祖,去卦台山体验伏羲感天悟地创立八卦的情境,还到仙人崖观赏秀美的风景。
脱胎于八卦养生掌的羲皇养生功,是甘肃省非遗体育项目之一。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建军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直致力于以伏羲养生文化为源,引导全球华人来天水寻根问祖,感受中华根脉文化魅力的推广活动。
羲皇养生功,以羲皇养生八法和八卦养生掌为核心,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其源自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并在北宋时期发扬光大,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传承。羲皇养生功结合伏羲八卦原理和传统导引吐纳养生方法,将动功、静功、行功和桩功融合,讲求“内养心神,外练身形,内外兼修,三调合一”,达到快速打通经络,提升气血,祛病健身的功效。
作为八卦养生掌第22代传承人,张建军在弱冠之年便立志寻求健身养生之道,并历经四十余年在全国各地访师求学,收集和整理古籍文献一千多册,挖掘和传承传统功法三十余套。他根据现代人的体质和心理,对所传承的功法整合创新,形成了至今深受大家欢迎的羲皇养生系列功法。这些功法,将武术和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融为一体,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自我完善发挥价值的发展观、尊重包容和谐的家庭观。三观合一,韵味深长,蕴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上海退休职工石练,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羲皇养生实修营,虽年已古稀,但仍精神矍铄。退休之后,他就一直想找寻一种适合自己的养生功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羲皇养生功,没想到锻炼了两个月,就觉得身体发生了变化,痰少了,眼睛看东西清晰了。他感慨道:“我一定要身体力行,坚持练习,把羲皇养生功推广开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央视《美育视界》栏目主持人戴丽娟,因为感受到羲皇养生功的精妙至好,于是拜张建军为师,坚持习练。在青鹃山实修营,记者见到了她。虽烈阳炎炎,但她仍旧神采奕奕带领学员认真习练羲皇养生八法。谈到羲皇养生功,她说:“习练了两年多,我自己感觉精力充沛了,抗压能力强了。作为带教老师,从采集到的100多位学员的基本数据来看,练习羲皇养生功后,大多数人睡眠时间不足和质量差的状况得到改善。尤其是对于焦虑、抑郁等情致方面的改善很明显,不少学员的心情亦平和了许多。”
为了让羲皇养生功受益更多群众,自2013年开始,张建军就在全国进行公益推广,参与各类公益体育活动。现如今,羲皇养生功已走进养老院、企业、国学书院、中医机构等,受益人数达几十万人,受益者年龄从15岁到92岁。
2024年10月,八卦养生掌项目参加甘肃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暨健身站点交流展示大会,荣获“民族传统类一等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同年12月冬至日,应国内最大中医教育机构湖南红杏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邀请,张建军携弟子团队,带领线上线下近十万人,共同习练羲皇养生八法。
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天水,宣传伏羲文化,每一次的羲皇养生实修营,张建军都会安排学员到伏羲庙、麦积山、卦台山等旅游景点游学观赏,让他们最大可能地感受天水的传统文化。
59岁的李萍,是河北雄安新区人,此次是她第一次来天水。参观完麦积山、伏羲庙后,她高兴地说:“没想到天水还有这么好的景点,真是让人出乎意料。在天水的时间非常开心,我以后还会来的。”从深圳来的曾琼,谈到卦台山时更是惊讶不已,“太奇妙了,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之境”。
青山为证,快乐相聚,短短5天时间,学员们通过习练羲皇养生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山林之中,湖水之边,幽径之畔,张建军和养生爱好者们一起感受着人与天地自然流畅的互动,一同体悟着远离城市喧嚣的逍遥,亦让伏羲文化传播的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