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天水·天水日报通讯员 伏璐芳 王彤 董国庆 时下,行走在秦安县千户镇王岭村,处处展现出勃勃生机。从生态宜居的田园风光到文明有序的乡风民情,从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到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这片土地正经历着由内而外的深刻蜕变。作为省级示范村,王岭村正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鲜活实践,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近年来,王岭村锚定“党建引领、资产盘活、合作入股”思路,依托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千户杏树湾田园综合体,走出了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在杏树湾流域,该村党支部创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地+企业+农户”模式,集中连片种植330亩中药材款冬花,不仅为景区增添了生态景观,更让土地迸发出新活力。 “以前零散种庄稼,收入没保障,现在跟着合作社种,既能在基地务工领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日子踏实多了。”村民刘大爷满脸笑意地说道。目前,该基地已吸纳6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带动161户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202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00元。 发展产业的同时,该村通过盘活闲置校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让“沉睡”的资产变成“增收活水”。依托田园综合体的文旅资源,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并销售农特产品,村集体经济也通过商铺租赁、联合经营等方式稳步增长,实现了集体与群众“双增收”。 王岭村还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拆违治乱、基础建设、环境整治”为主线,累计拆除空心院3座、残垣断壁8处、乱搭乱建13处,归整柴草30余处,修缮破损围墙500平方米;建成花带2.5公里,栽植冬青球、爬山虎等300余株;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硬化产业路800米、砂化4公里,修建排水渠65米、防护栏4100余米,增设简易垃圾收集点3处。如今的王岭村,村庄美了,村民腰包鼓了,大家的心气也更齐了。 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乡韵浓起来。随着农文旅发展的稳步推进,王岭村正以省级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铺展出一幅生态与经济共兴、村庄与产业共进、文化与旅游共荣、治理与民生共优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