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天水日报

日期:08-02
字号:
版面:02版:日版二版       上一篇    下一篇

-->   本报讯 2025年甘肃省体育非遗传承与保护交流展示大会近日在平凉市举行,大会以“体育非遗齐聚首 崆峒问道展身手”为主题,汇聚了全省十四个地州市的41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69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同展示传统体育的魅力。  武山县文旅局推荐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黄龙带把枪,以枪鞭组合的独特器械、内外兼修的套路组合、攻防兼备的严谨结构、灵活多变的技法呈现及刚柔并济、气势如虹的演绎,斩获“最佳表演奖”。这场精彩的技艺对话,由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韩晖携弟子共同完成,展示了武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最新成果,书写了“全国武术之乡”的又一辉煌篇章。  黄龙带把枪,下端为钢鞭,上端为枪头,两侧有鸳鸯挂钩,枪、钩、棍、鞭浑然一体,变化无穷,以其稳、准、狠的运枪特性威震武林,深受广大习武爱好者的喜爱。传承人的表演,充分展示了黄龙带把枪的独特魅力,极大地推动了武山地域性体育文化的传播。  本次大会为武山体育类非遗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展示平台,黄龙带把枪的精彩展演,则让这张闪亮的武山文化名片更加熠熠生辉。武山体育类非遗正以竞技与艺术交融的方式,在更广阔的舞台,不断展示其多样性和艺术性,按照武山县《关于武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守正创新,加强传承,呈现了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新路径,带动了更多年轻人参与传承,使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又讯 日前,在2025年甘肃省体育非遗传承与保护交流展示大会上,由秦安县文旅局推荐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秦安壳子棍,凭借刚劲有力的招式、行云流水的套路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众多精彩展示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展示奖”。  展示大会上,秦安壳子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文军一亮相,手中长棍便虎虎生风,其棍法刚猛凌厉,攻防招式衔接行云流水,最终斩获“最佳展示奖”。  秦安壳子棍流传于秦安县高家屲一带,以66个成形壳子、108棍法为核心,融合攻防技巧与实战策略,具有易学、易练、实战效果显著的特点,于2011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如今,秦安壳子棍守正创新,以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新路径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传承,使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据了解,此次体育非遗传承与保护交流展示大会,由甘肃省体育局、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平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会融合体育非遗与“跟着赛事去旅行”理念,以崆峒古镇为依托,凭借丰富、多元、活态的体育非遗代表性项目,让游客在欣赏展演之际,深度体验当地民俗风情,感受甘肃厚重的体育文化,助推“体育+文旅”的融合发展。             (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