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静茹文/图
当国庆与中秋相遇,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旅盛宴在宝鸡徐徐展开。10月1日至8日,宝鸡推出融合历史、非遗、音乐、科技的特色活动。从青铜器拓印的匠心传承到银杏音乐节的青春律动,从周原遗址的晒秋盛景到陈仓老街的非遗打铁花,宝鸡以多元场景诠释“诗与远方”的当代表达。
宝鸡是中国青铜器之乡,有数万件青铜器在这里出土。每逢节假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都会迎来大量参观者。
“双节假期,我们推出‘大国礼赞 月满华诞’主题社教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此外,博物院开展爱国知识竞赛等活动,让观众深刻感受祖国的伟大与繁荣。”10月1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宣教部副主任王睿说。
除此之外,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推出一系列富有创意与教育意义的社教活动,包括“指尖拓印 传承文明”——青铜器拓印、“指尖筑形”——青铜浮雕画等,通过手工制作、艺术创作等形式,让观众在亲身体验中深入了解青铜文化,感受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岐山县中国·周原景区举办周代迎宾礼、拱手礼教学,青铜器展示教学及复制制作等现场实践活动,让市民游客了解周代历史文化、礼乐制度等,同时进一步探知周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感受历史人文古迹的魅力。景区还举办“周原晒秋”活动,依托周原遗址的历史底蕴与田园风光,打造兼具观赏性、参与性与文化性的秋日主题活动。
宝鸡是周文化的发祥地,也曾是抗日战争的大后方,还是新中国工业经济布局中的西部工业重镇,与时代的脉搏始终同步跳动。
9月28日,在宝鸡市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一封封泛黄的家书、一本本珍贵的抗战文献吸引游客驻足。昔日的厂房、锈迹斑斑的老机器、窑洞车间,带领市民游客走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我们持续加强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创新文旅产品,提升服务质量,让宝鸡市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焕发新的活力。双节假期,我们还举办背诵《少年中国说》活动,让游客感受历史的厚重。”宝鸡市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管委会主任王敏说。
宝鸡还通过“非遗+文旅”模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陈仓老街,非遗打铁花震撼上演。表演者赤膊上阵,直面1600℃的铁水。这种“力”与“美”的结合,被视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浪漫追求?。
“此外,我们为市民游客准备了冷烟花瀑布展演。冷烟花瀑布通过‘火雨’效果延续了打铁花‘火树银花’的民俗意象,以科技手段实现更安全的视觉表达,表演深受观众喜爱。”陈仓老街运营部主管王超说。
生态旅游同样表现亮眼。眉县红河谷以秋日森林徒步实践参观、中草药采摘制作等实践活动为主题,让市民游客感受秦岭北麓自然风光之美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太白县青峰峡的千米红叶长廊推出赏漫山红叶、观飞瀑流泉活动,吸引众多写生爱好者;千阳县千湖生态旅游景区推出国宝朱鹮和千湖湿地摄影赛,邀市民游客享秋日美景,赏国宝朱鹮……
双节假期的“文旅热”,既是对“何以中国”的生动回答,又是对“何以宝鸡”的创新诠释。宝鸡既守住了青铜器、周礼等文化根脉,又通过科技赋能和年轻化表达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过去与未来在此完成了一场跨越千余年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