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日期:09-28
□ 全媒体记者 李思彤
“当我们为‘县县三高速’和轨道交通这些‘大动脉’自豪时,我们同样注重疏通农村地区的‘毛细血管’。”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邓向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形象地阐述了资阳如何通过完善农村交通“内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邓向龙表示,“十四五”规划期间,资阳在构建对外大通道的同时,始终将农村交通运输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着力推动城乡交通双向赋能,让发展成果惠及乡野田间。
织密路网:1500公里农村公路连接田畴沃野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话在资阳有了新内涵。邓向龙介绍,“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16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品质提升行动,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500公里。如今,乡镇通三级路、较大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的比例均跑在全省前列,所有县(区)都成功创建了“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农村公路,成为了连接田畴沃野的‘振兴路’。”
畅通出行:“金通工程”暖心,村民出门“抬脚上车”
路修好了,出行服务更要跟上。邓向龙特别提到了深入人心的“金通工程”。“我们不仅实现了100%的建制村通客车,还创新开通了‘学生车’‘赶集车’等个性化线路,推动城市公交向乡镇延伸。”他表示,通过打造“城乡枢纽+乡镇站+招呼站”交通网络,如今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乘车,城乡往来如同串门。
激活产业:快递日均代运量超千件,“土特产”飞奔出村
交通的终极目的是服务发展和民生。邓向龙分享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通过大力推行“交邮合作”“交商邮供”模式,资阳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物流网络,货物周转量较“十三五”末增长28%。“现在农村快递日均代运量超过千件,实现了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双向畅通’。”
这一成功实践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安岳、乐至的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案例获交通运输部在全国推广,雁江、安岳成功创建“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便捷的物流网络,正让资阳的柠檬、红薯等“土特产”更快地走向全国人民的餐桌。
“这些变化,标志着资阳农村交通已经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迈出了坚实一步。”邓向龙最后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让交通红利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