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资阳日报

资阳交通跑出“加速度”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第03版: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 全媒体记者 李思彤

  “五年前,提到去资阳,人们想到的是‘路过’;今天,再来资阳,为的是‘停留’。”新闻发布会上,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总规划师冷玲玲用一句生动的对比,描绘了成德眉资同城化五年给资阳带来的深刻变迁。她向记者介绍,五年来,资阳搭乘同城化“快车”,交通网络实现“毛细血管”到“大动脉”的全面升级,一座“轨道上的城市”正活力迸发。

  通勤像串门:多元选择编织“一小时生活圈”

  “如果说以前成资双城生活是‘异地恋’,那现在就是‘同城恋’,甚至像‘串门’一样方便。”冷玲玲笑着比喻。这一变化的底气,源于出行方式的“百花齐放”。轨道上新:轨道交通资阳线的开通,让资阳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尝鲜”市域铁路,标志着“轨道上的都市圈”在资阳完成了从“规划图”到“实景图”的跨越;路网加密:成宜高铁、成资大道、成资渝高速相继通车,如同为成资之间架起了多条“黄金走廊”,让市民出行拥有了比拟一线城市的“菜单式”选择。

  速度与效率:10分钟抵达机场,零距离无缝换乘

  速度,是同城化最直观的体验。冷玲玲分享了一个细节:“现在从资阳坐成宜高铁出发,一杯茶还没喝完,广播就在提醒准备下车了,最快10分钟即可抵达天府国际机场,这真正让我们融入了‘十分钟机场圈’。”此外,动车公交化运营让等车像等公交一样方便,而资阳客运枢纽站实现的“零距离换乘”,则让旅客告别了“拖着箱子跑断腿”的匆忙,通勤体验变得高效而从容。

  服务有温度:夜间接驳公交与“门到门”定制客运

  同城化不仅是硬件联通,更是服务的“软联通”。资阳在便民细节上做足了文章。一卡通行:全域公交“一卡通刷”,消除了异地出行的心理距离;夜色守护:跨市公交K6路贴心推出与成都地铁福田站的夜间接驳服务,“为晚归的人亮起一盏灯”;个性定制:26条定制客运班线实现“门到门”服务,安岳、乐至也增开了直达轨道交通站点的班车,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无忧畅行。

  交通赋能城市:从“通道”变“枢纽”,从“过境地”变“目的地”

  交通格局的巨变,彻底改写了资阳的城市命运。冷玲玲总结其带来了三大升华。城市骨架“撑开了”:交通廊道变成了产业廊道和发展廊道,共建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轨道交通不仅运人,更在赋能城市,打造出一条充满活力的“城市之脊”。产业脉搏“更强了”:便捷的交通吸引了成资两地400余户企业“牵手”合作,“研发在成都、生产在资阳”的模式日益成熟。中国牙谷等产业名片借此东风,愈发闪亮。城市气质“改变了”:最大的变化在于,资阳从曾经的“成渝过境地”,成功转型为“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周末来资阳休闲度假,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共享,让“如居一城”的幸福感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