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池镇:金稻“弯腰”迎丰收 农机欢歌绘“丰”景
日期:09-22
水稻机收现场。
□ 张凤莉 陈刚 姚阳
秋风送爽,稻菽飘香。近日,乐至县盛池镇埝田沟村的230余亩稻田里,2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颗粒归仓,农户脸上写满丰收的喜悦。
“今年产量不错,亩产大概1300—1400斤。”站在田埂上,盛池镇彭洪新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彭洪新告诉笔者,他是2016年返乡创业的。从最初流转土地180亩到如今500余亩,他用9年时间,走出了一条“稻油轮作、机械赋能”的现代农业之路。
“前期县农业农村局对我们进行了科学指导,实现了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收益稳定。”彭洪新说,更让他放心的是,埝田沟村水源充足,有提灌站和毗河供水,根本不愁水源,完善的机耕道和水渠等基础设施,也为农业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仓储房里,务工村民正有序将打包好的新鲜稻谷搬运装车。正在忙碌的村民伍元秀告诉笔者:“我把土地流转给农场,又在农场干活,有两份收入,日子过得还可以。”像她这样的村民,在盛池镇还有不少。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农耕模式,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盛池镇副镇长范孟介绍,今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达7000亩,预计总产量突破3500吨,机械化收割率达86%。
稻谷归仓,新米待售。彭洪新说,一部分新鲜稻谷将直接销往米厂,另一部分则加工成大米,零售至成都、内江等地,“水稻收完,国庆前后就要播种油菜籽了,‘稻+油’轮作,一地多收。”
不远处,收割机仍在田间欢歌,稻香弥漫埝田沟村。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农业机械与勤劳的人们共同绘就的,不只是一季丰收,更是一条走向产业兴旺、共同富裕的“丰”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