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资阳日报

资阳市培育壮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的逻辑理路

日期:09-16
字号:
版面:第03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 李晶 张福进

  近年来,资阳市商业航天产业集群从无到有,呈现迅速壮大之势。2022年12月,资阳市与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共建星河动力一期项目,标志着资阳市商业航天产业正式起步;2023年9月,资阳市与航天三院合作共建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是全省首个专注于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的新型研发机构;2025年1月,第一枚“资阳造”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在酒泉成功发射,标志着四川省商业火箭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资阳市培育壮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具有以下逻辑特征:

  (一)政策维度

  1.国家层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2014年,国家首次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商业航天领域;2015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规划》明确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卫星研制和系统建设,商业航天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期,由此,2015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2019年,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发布我国首份专门针对商业航天的政策文件——《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商业航天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产业列为新增长引擎;2025年,国家航天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航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系统规范商业航天项目的研制、生产、试验、发射、运行、服务、回收、退役处置等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发展。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加强规划引导、提升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指导意见;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提升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等;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都凸显了商业航天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

  2.省市层面

  四川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2025年,四川省印发《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年)》,致力于将四川省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行动计划》包括“总体要求”“建设西部商业航天港,打造商业航天聚集区”“强化创新引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和潜力”“聚力建圈强链,建强商业航天产业链条”“完善空间基础设施,拓展卫星应用场景”“保障措施”等六部分内容,为四川省商业航天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与资阳市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提出以成都都市圈(注:含资阳)和凉山州为“双核”,发挥“双核”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成都都市圈(注:含资阳)重点布局火箭、卫星、终端设备、地面系统和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以及卫星应用。

  资阳市高度重视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将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全市的重点工作推进,并写入《2025年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二)现实维度

  1.资阳市交通便利

  资阳市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全省唯一同时与成都、重庆接壤的地级市,也是成都与重庆联通的咽喉要地,有“成渝之心、巴蜀门户”的美誉。其中,资阳市中心城区距成都市中心约90公里,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仅18公里,距重庆市中心约230公里。资阳市积极构建“8高11轨16快”的立体综合交通路网,是全省首个通轨道交通的地级市,成渝、内资遂、成资渝等6条高速公路与成渝铁路、成渝客专、成自宜高铁等铁路线穿境而过,目前已实现“县县三高速”,其中成都到重庆的车流约有85%途经资阳,未来将实现“县县双高铁”,全域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独特的区位和优越的交通为资阳市培育壮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奠定了一流的交通基础。

  2.资阳市经济动能充沛

  资阳市初步构建起医疗器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清洁能源等5条主链及11条细分链,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常年保持在较好水平,其中,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090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8%,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充沛的经济动能为资阳市培育壮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提供了干事创业的活跃氛围。

  (三)实践维度

  1.压减成本

  商业航天产业集群使相关联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可以共享部分资源和基础设施,分摊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成本;缩短空间距离,减少物流和时间成本,实现高效对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同类企业可以通过统一采购原材料,提高市场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

  2.激励创新

  商业航天产业集群使相关联企业在地理上靠近,促进知识交流碰撞与技术合作,从而促进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和快速传播;地理上的靠近也会增强企业间的追赶效应,集群内的同类企业会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相互追赶,后进企业会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会更加积极创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使企业持续进步。

  3.促进合作

  商业航天产业集群使企业因地理上的接近,而便利于沟通,深化彼此了解,消减信息不对称,为合作奠定基础;相关联企业的集聚也为优势互补、资源互利、合作共生提供了更大空间和可能。

  4.深化分工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业集群会促使企业专注于生产某一项产品或提供某一项服务,加速分工的专业化,有助于生产出更高质量、更低价格的产品或服务。

  5.争取政策

  产业集群更容易成为党委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有利于争取更多的扶持政策,包括税收、用地、用能、研发等诸多领域。

  6.集聚人才

  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可以为商业航天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吸引其到本地区寻找工作机会,形成产业人才集聚区,企业可以从中更为便捷地搜寻到合格人才。

  基于政策维度、现实维度和实践维度的分析,资阳市培育壮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大有可为、前景乐观。最新消息显示,2025年5月,资阳市与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星河动力二期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预计2025年12月建成投用。2025年9月资阳市与航天三院将启动建设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二期项目,预计2027年建成投用,旨在为空天飞行器、无人机、导弹等提供试验服务。

  【基金项目:“2025年度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大研究市州项目《资阳市培育壮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的实践阻滞与关键进路研究》(ZDSZ2025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晶:中共资阳市委党校区域经济学副教授

  张福进:中共资阳市委党校应用经济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