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资阳日报

走教老师进乡村 艺体之花开更艳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02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走教老师教孩子们手势舞。

  □ “资观暖阳”报道组

  山路蜿蜒,挡不住传递知识的脚步;资源有限,隔不断对素质教育的追求。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安岳县的乡镇校园里,迎来了一群走教老师,他们带着专业与热情,为孩子们的艺体课堂注入新活力,用嘹亮的歌声、运动的欢笑、美妙的笔触,在乡村教育的土壤上浇灌出最美的花朵。

  音乐传家国情怀

  球场添青春活力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最大,其实一个家……”

  新学年伊始,从安岳县来凤乡来凤小学三年级二班的教室里传出嘹亮的歌声。来自安岳中学的走教老师杨晓庆站在讲台前,逐字逐句地领着同学们学唱歌曲《国家》。孩子们仰着小脸,眼神跟着老师的手势转动,短短几遍便熟记歌词、跟上旋律。

  为了让孩子们能读懂歌词里的家国情怀,唱出真挚情感,这堂课,杨晓庆还特意设计了手势舞,指导同学们用指尖比出“家”的轮廓,抬手勾勒“国”的广阔……

  整齐的手势伴随着稚嫩的歌声,举手投足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歌曲,更埋下了爱国爱家、团结互助的种子,对音乐的兴趣也愈发浓厚。

  “今天学了《国家》这首歌和手势舞,特别开心!希望杨老师常来教我们唱歌。”学生曾怡辰的话语里满是期待。“杨老师温柔又漂亮,还教我们音乐和手势舞,我特别喜欢她。”学生杨书航也笑着补充道。

  作为安岳中学高一高二的专职音乐教师,杨晓庆自加入走教队伍后,每周都要跨越数十公里从县城前往乡镇学校,为孩子们上音乐课。

  “刚来的时候,我发现这里的学生音乐基础比较薄弱,学得也比较简单,接触的大多是教材内容,很少听过像《国家》这样的歌曲,更没学过手势舞。”

  杨晓庆坦言,乡镇学校通勤远、师资缺、乐器少,走教路上挑战重重。但孩子们渴望的眼神以及课后不舍的挽留,成了她坚持的动力。她说:“我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他们带来一些新的变化,提高他们的音乐基础,为他们打开一扇能够看见新世界的窗口。”

  现在,同学们能清晰分辨节奏与音色,掌握不同的演唱形式,手眼协调能力也显著提升,学手势舞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

  走教老师的到来,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加优质的教学,也激活了学校的内生动力,来凤小学的音乐教师周晓平对此深有感触。她一直身兼音乐、语文两科教学,平时工作繁忙,分不出更多精力钻研音乐课新教法。“走教老师带来了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创新思路,课后的交流也成了我的‘充电时间’。”

  如今,周晓平也尝试在课堂上融入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孩子们在文化理解、基础知识和乐器接触上都有了明显进步。

  与此同时,学校操场上也充满活力。安岳中学专职体育教师彭威严,正带着六年级一班的孩子们开展篮球运球训练。“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同学们找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同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希望他们能够更快乐地去学习生活。”

  这是彭威严新学期走教的第一堂课,为快速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他特意设计了“高个子小矮子”“绿灯拍红灯停”“守护我的领地”等篮球小游戏。孩子们追着篮球跑,笑声布满了操场。

  “这堂篮球课我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学会了控球,以后有空也能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了。”学生谢紫嫣擦着额头的汗珠,笑容灿烂。学生曹睿熙也跟着点头:“老师带我们玩游戏学运球,我感到很开心,我希望以后彭老师可以经常来给我们上课。”

  “走教老师的到来,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也为我们学校的老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来凤小学校长冷刚介绍,学校360余名学生仅配备了39名教师,其中体育教师1名,音乐教师3名,美术教师1名,“专业教师不专职”的问题突出。

  冷刚表示,以前,学校艺体课程内容多局限于教材,以体育课为例,教学内容长期围绕热身运动、素质锻炼与田径展开,形式较为单一。而走教老师每周定期到校授课,不仅带来了篮球、排球、武术等多样化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堂体验,更为校内专业教师减轻了教学负担,也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有助于学校艺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走教架起均衡桥

  艺体之光照乡村

  杨晓庆和彭威严两名老师的辛勤付出,只是安岳县众多走教老师为乡镇学校输送优质艺体教育资源的生动缩影。作为人口大县、教育大县,安岳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35所,在校生13.67万人,专任教师9687人,具有校点分布广、适龄生源多的显著特点。而“走教老师项目”则成为了撬动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乡镇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新支点。

  自2023年秋季学期起,安岳县教体局以“整体规划、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多元发展”为思路,统筹县域优质师资,选拔经验丰富的音体美教师组建“走教团队”,根据乡镇学校的实际需求定期授课。

  工作开展中,县教体局每学年初精准摸排乡镇学校需求与各校富余艺体教师数量,按“专业对等”原则完成师资分配。明确走教老师每周赴乡镇学校授课1次、每次2节课,并按路程制定补助标准,保障走教工作有序落地。

  为提升走教精准度与专业性,县教体局兼顾教师自主申报与学区、学校、教研员、工作室多方推荐,结合受援学校需求,组建3支艺体走教老师团;县艺体名师工作室则紧扣受援学校特点与教师专长,研制形成3套体系化课程方案。

  据统计,2023年以来,安岳县已有202名艺体教师参与走教,辐射91所学校,开展走教活动5800节次,受益学生超5.1万人,艺体专业专职上课率从原来的52.68%提升到了93.16%。行走中的合唱指挥、通识性器乐、跨学科融合、音乐创作、竹笛、唢呐、曲剧、车灯调、民歌等课程走进乡村。县域足球特色、阳光体育、田径传统、网球类学校从43所增至46所。受援学校举办的主题画展有声有色……

  下一步,安岳县还将继续扩大走教范围、丰富走教科目,持续深化教育资源融合创新,从走教内容、呈现形式、特色创造、成果衍生等方面发力,推动走教教育资源与校本研修资源、县域教研资源深度融合,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