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资阳日报

39岁孕妈诞下三胞胎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04版:卫生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 蒋沁佳 见习记者 曾志倩

  全媒体记者 谢承爽

  近日,资阳市妇幼保健院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医护团队的全程守护下,39岁的李女士顺利诞下三胞胎,母女平安。这是该院多年来收治的第二例自然受孕三胞胎,也是一场历时数月,既有风险也充满温情的医学接力。

  高危中的高危

  高龄+三胞胎+瘢痕子宫

  “高龄孕产妇本就存在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难产等风险,如果再加上三胞胎妊娠,风险会成倍增加。”资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医生王虹丹介绍,早产、胎儿生长受限、产后大出血等,都是潜在的威胁,属于高危中的高危。

  李女士此前通过剖宫产生过一个孩子,医学上称为“瘢痕子宫”,更让她的怀孕过程如履薄冰。孕早期,她在多家医院检查时都被告知是双胞胎。直到孕17周,她再次来到妇幼保健院,医生仔细检查后才确诊为三胞胎。因妊娠风险太大,医生建议李女士减胎。

  面对医生告知的巨大风险,李女士并未退缩。她坚定地说:“再难,我也要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

  每一次产检,都是“闯关”。李女士被医院列为重点监护对象,产科团队为她量身定制了个性化孕期保健方案:血压、血糖严密监测,胎儿发育数据实时建档,并绘制动态曲线;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排查心脏等器官结构异常;通过宫颈长度监测评估早产风险。

  “她每一次产检,都要比普通孕妇多花一倍的时间。”王虹丹说,医生们通过电话、微信反复提醒,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指标,将妊娠和生产可能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

  产科团队还多次召开产前会议,模拟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反复推演手术预案,只为在关键时刻能快一步,稳一点。

  临产告急

  多学科团队紧急集结

  7月下旬的一天,李女士突然出现腹痛,被紧急送至医院。检查发现,她已出现临产征兆。面对高龄、多胎、瘢痕子宫的叠加风险,产科团队迅速决定实施剖宫产。

  “她当时还希望尝试顺产,但风险太大了。”医生们经过充分沟通,劝说她接受手术。随后,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专家火速集结,剖宫产方案连夜敲定。

  手术当天,产科团队严阵以待;麻醉科精准控制麻醉深度;新生儿科早早准备了三张抢救台,每台配备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

  随着一声声啼哭在手术室相继响起,三个小生命先后降临。

  大女儿体重3斤5两,二女儿和三女儿各3斤,对于仅34周的早产儿来说,这样的体重已属难得。

  “当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一位参与手术的护士回忆道。

  新生儿科接力

  用爱与专业托举生命

  随后,三个宝宝被立即送入新生儿科。由于早产,她们面临呼吸困难、感染、喂养障碍等一系列难题。

  “老大出生后短暂使用了呼吸机,二妹和三妹第二天出现发烧症状,怀疑是宫内感染。”新生儿科主任陈慧介绍,团队立即启动抗感染治疗,并进行相关检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医护人员几乎全天守护在病床旁,耐心地为她们喂奶,随时监测体征变化。医院还特别开展了“袋鼠式护理”,让李女士进入新生儿科进行母乳喂养,把孩子抱在怀里进行皮肤接触。一次次温暖的相拥,让三个小家伙逐渐稳定下来,体重也开始渐渐增长。

  “是你们把孩子们从悬崖边拉了回来。”看着三个逐渐恢复健康的孩子,李女士表示很感激。

  “这是一场生命的接力赛,每一位医生、护士都是赛场上的接棒人。”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既是对产妇和孩子的守护,也是对团队应急能力和综合实力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