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镇正开展机械收割。
本报讯(易奎西)当下,安岳57.9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连日来,各乡镇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碌收割,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在安岳县东胜乡金竹村,稻田连成了一片金黄的海洋,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机械轰鸣声在田间回荡。农技人员驾驶收割机来回穿梭,割稻、脱粒、装车一气呵成。“东胜乡金竹村目前在收水稻420亩,预计亩产550公斤。全乡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率已超过85%,农业整体提质增效明显。”站在田埂上,东胜乡副乡长夏熔余向笔者介绍,“收完水稻马上整地播种小麦,稻麦轮作,地不闲、人也不闲。”
在高升乡天佛村,安岳县种粮大户杨邓平承包的1150亩稻田里,3台联合收割机同时作业,运粮车来回穿梭,将稻谷送往烘干中心。杨邓平抓起一把稻谷在掌心搓了搓,满意地说:“谷粒金黄、香气微溢。”
作为当地知名的规模化粮食种植经营者,杨邓平在安岳县承包的土地总面积超过12000亩。“良种还要配良法,关键得靠机械化、标准化。”他指着正在作业的收割机表示,“一台机器一天能收60亩,相当于100多个劳动力。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农业才更有盼头。”
安岳地处四川盆地东部,是川中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稻麦”“稻油”等轮作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并通过农机补贴、技术培训等方式扶持规模经营主体,推动粮食生产向机械化、集约化转型。
“我们不仅追求产量稳,更追求质量优、效益高。”安岳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刘燕承介绍,近年来,安岳县重点推广优质稻品种和绿色防控技术,稻米品质和市场价格稳步提升。
据悉,收割工作预计持续至9月中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