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资阳日报

基于地方视野的散文艺术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04版:苌弘广场       上一篇    下一篇

  □ 孔明玉

  文学最初的萌发之所,大多源于某个具体的地方,这个地方,或许是一座古典韵味深浓的质朴小镇,或许是一座山环水绕的秀丽城郭,也或许是一个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文化区域。这是因为任何一位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都首先出生于这个地方,如浙江绍兴之于鲁迅、湘西凤凰之于沈从文、齐鲁大地的高密之于莫言、川西高原的马尔康之于阿来。无论这个作家在后来的文学事业中,有着怎样不凡的艺术造诣,取得何等极其卓越的成就,他或她文学创作生发的原初,莫不是来自于这个具体的地方。从这种意义上讲,任何一位作家的生命皆始于这个地方,又是生成最初文学心象的重要所在,更是迈向广阔文学天地所依持的文化视野。由此而言,这个地方对于一个作家的创作,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资阳作家群在各自的散文创作里,所展现出的艺术书写和审美表达,正是始于一个具体的地方,这个地方便是位于川中丘陵深处的资阳。从地理位置看,资阳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北靠成都、德阳,南连内江,东接遂宁,西邻眉山,是四川唯一一座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历史看,早在三万多年以前,“资阳人”就开启了四川人类文明史的里程碑,奴隶社会时期的周朝,资阳属于古代蜀国的属地,封建社会时代的汉朝开始设置资中县,魏晋南北朝时,因其位于资水(今沱江)之北,故有资阳的称谓。从行政区划看,资阳历经几度曲折,在建国之初,资阳属于内江地区,1985年改为县级市,仍由内江市代管,直到1998年的春天,资阳地区才由此成立。或许正是因为这座城市具有了如此不凡的经历,才铸造了它独有的情感与内心、思想和灵魂。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纯净的丘陵山水是资阳作家耳濡目染的主要对象,浓郁的地方文化是浸透于资阳作家生命真髓里的关键元素,朴素的日常生活则是资阳作家心仪的现实所在,从而逐步养成了其质朴、稳重又热忱,醇厚、平淡亦内秀的个性,情感丰赡、内心澄明、思想敏锐、灵魂独立的品格。资阳作家群的散文创作,正是对这种个性和品格的艺术表达和审美呈现,蕴含独有的文化内蕴和特殊价值。

  在资阳作家群里,唐俊高的散文创作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创作的《拐点》《莫法和解》《还真是舍得》《沱江边醉红的夜色》《一座城,一个人》等,或以自己考上隆昌师范学校英语班的特殊人生经历,书写当代中国迎来的重大社会“拐点”,正告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历史变革时代的隆重开启;或借助对某些陈年琐事的复杂回忆,展现自身对亲情的重新梳理和审视,深刻认知到作为一个人,如果始终纠结于不堪的亲情回忆,乃至陷入无法挣脱和不能自拔的境地,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也是一种有着重大局限性的一生,而无法攀援阔大、高迈的人生境界;或者通过对几位少年、青年时代“玩伴”的有力书写,凸显出彼此结下的深沉而厚重友情;或者以充满深情的笔调,细致地描写自己的亲娘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艰难打拼,最终带领一家人过上了梦想又甚感惬意的城市生活。从上述中不难看出,作者的这些散文书写,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确立,还是情感与内心的呈现、思想与灵魂的传递,都紧紧围绕着资阳而展开,体现出作者与这座城市之间那种血浓于水、魂系故土家园的深层关联和生命领悟。

  较之于唐俊高,汪古翔、梁才的散文也有着各自的审美蕴含和艺术特色。汪古翔的《资阳民间丧葬习俗》从地方习俗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对资阳积久形成的丧葬习俗进行了富有某种深度意义的分析,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资阳人的风骨》主要从民族融合与发展的角度,从“柔性、灵性、烈性、率性”四个方面对资阳人的风骨进行了阐释,认为“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殊的性格、风骨与脾性是因为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浸润,资阳人的集体性格的形成得益于几千年来的移民交换”。梁才特别擅长写人,常常从个体或他者的角度,竭力书写对历史事件、场景、细节的回顾,和对时代、社会、世界的真诚理解,呈现人丰富多元的生命经验,《舒老汉》《一个人的四十年》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综合上述三位作家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清晰的事实存在:资阳散文作家群体在面对现实的变化、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时,特别是在面对普通百姓的生存现状及其复杂的自我内心时,尽力传递出各自的生命经验和深切感知。除此而外,资阳散文作家群也对日新月异的生活现场和现实存在,保持足够的内心敏锐和思想认知,如资阳城东新区的发展、高铁建设及其整个城市文明和乡村文化等;还从历史、现实、未来的三者关系中,把握当下社会的现实生活,生动讲述精彩的“资阳故事”,深情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美好希冀。

  近几年来,地方路径的文学书写,再度成为文学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充分说明了这一议题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这个地方不仅构成一个人世界图式的原型,而且成为作家文学创作的发生地,或许也是其整个文学之旅的终结;其二,这个地方盛满了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记忆,彰显出不动产的意义,对于作家而言,也具有永恒的价值;其三,从这个地方出发,一个作家由是开启了他漫长的创作旅程,并最终获得某种意义的成功。从这样的意义维度看,资阳作家群的散文创作,正是对这种特殊意义和重要价值的书写,它们既是对资阳当代社会历史的深度了解、熟知、把握,又充分展现出对这座城市具有的灵魂认同和审美共融。这无疑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真实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