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成德眉资四市坚定“四市同城”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延续向好态势,生产需求持续扩大,财政金融稳健运行,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上半年,成都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15171.78亿元,增长6.1%、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全省占比47.5%。
169个同城化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813.4亿元、完成率71.2%,已开工项目20个、开工率74.1%。
四市GDP增速亮点突出,成都增速5.8%,高出全省0.2个百分点,德阳、眉山增速7.5%并列全省第一,资阳增速7.0%全省第四,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发展速度稳步加快
三次产业较快增长
成德眉资四市经济运行高速增长,成都市同比增速5.8%,在全国“尖子生”的PK中表现亮眼,位居我国9座“GDP两万亿城市”前列;德眉资三市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德眉两市同比增速7.5%并列全省第一,资阳7.0%排名第四。
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12108.2亿元、同比增长5.8%,高出全省0.2个百分点,全省占比37.9%,在都市圈占比达7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7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3267.4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8654.2亿元,增长6.0%。
德阳市地区生产总值1588.0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4.1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19.7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74.2亿元,增长7.0%。
眉山市地区生产总值945.48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53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417.13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448.81亿元,增长5.3%。
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530.1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位居全省第四,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6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63.1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295.4亿元,增长5.7%。
都市圈工业贡献突出
新质生产力增长强劲
成德眉资四市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各市主导产业亮点纷呈,新兴产业培育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速增长,支撑起四市经济的“半边天”。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
眉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17.7%,全省增速最快,35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正增长,增长面80.0%;“1+3”主导产业实现产值852.1亿元,增长14.4%。
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31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18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德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产品销售率达94.4%。
成都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37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
同时,都市圈9条重要产业链产品产量增长强劲,产值规模已经迈上万亿元台阶。其中,成都新能源汽车、智能手表、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52.2%、119.2%、45.8%;德阳燃气轮机同比增长101.6%,发电设备增长51.3%;眉山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增长179.8%,液晶显示屏增长15.5%,液晶显示模组增长24.5%;资阳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实现铁路机车增长130.8%,锂离子电池增长31.9%,中成药增长71.5%。
投资稳定增长
消费市场持续回升
四市狠抓项目促投资,深挖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不断提升发展动能。都市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增速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都市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72.4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为47.8%。
成都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2.3亿元,同比增长6.1%。
德阳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7亿元,同比增长6.6%,市场态势平稳。
眉山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08亿元,同比增长6.5%。
资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3亿元,同比增长4.4%。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都市圈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内生动能仍需增强,经济持续向好基础还需巩固。下一步,成都都市圈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多措并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有效需求,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来源: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