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世海
阳光烤着我的肉体,我考问
一河水的秘笈
我们彼此发力的角度
在淤泥里保持着挺立的姿势
流水磨尖石头的棱角时
也磨钝了八万年前的刀锋
那些沉在河底的沙,是未被
破译的刻度
每一粒都藏着存在的答案
我屏住呼吸,蹲下来问河水
为什么带走落叶却留下了骨骼
它不回答。唯有那些
石器、木器、兽骨的遗存
交换着发芽的密码
所有的问题,在河面开始反光
原来,濛溪河从不说是或否
它只是用持续的流淌
证明着自己,永恒的活着
笔尖上的乐至
墨在纸上汇成河流
他的诗正在发芽
古体的根须,缠着现代
风的衣角
毛笔拎起唐宋的月光
山是淡的,水是活的
宣纸上漫出乐至的轮廓
诗行里,平仄长出了新叶
这个夏天,诗歌里的风
吹开他未写完的韵脚
让笔尖上的山水
融入,此刻的一声声蝉鸣
不必数行数了
谢无量的字与画,早把岁月
写成了流动的诗行
蚕桑之都
我们快乐到达一个村子
村庄,就以此命名
——乐至
与一只蚕对视
看见的不是蚕的躯体
而是我在茧丝里
舒展的余生
与田园里的桑叶对话
听见的不是生根发芽的豪迈
而是让桑树交出枝叶
递来桑葚
与起伏的桑田畅想
两万蚕娘在煮茧抽丝
僵去的蚕,用它干枯的筋骨
见证,乡村振兴的盛景
你看,桑田起伏处
那些新抽的丝,把乐至二字
绣进了中国的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