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黄志禄
资阳方特水世界、熊出没酒店火爆开业。
易行时代荣获全省两轮车出口单项冠军。
星河动力实现首枚“四川造”民营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于3月17日成功发射第二枚。
……
2025年上半年,临空经济区捷报频传、硕果累累。
上半年,临空经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决策部署,坚定特色鲜明、质量优异、长期坚持,锚定一个目标、扭住两个关键、打赢三场硬仗,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落地、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在临空经济发展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7.4%,居全市第二。1—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3.9%,居全市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5亿元、增长21.9%,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17亿元,居全市第一。
项目攻坚加力
投产达效提速
今年上半年,临空经济区紧盯目标任务,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个个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产业项目方面,上半年共建设69个项目、总投资401.98亿元。其中,四川易行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Keeway西南生产基地新工厂于7月16日投产。该生产基地占地138亩,除现有生产车间外,配套的发动机工厂、车架厂等正紧锣密鼓筹备,预计2026年投用后,将进一步完善“研发—核心部件—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2027年满负荷生产后,年产能将跃升至50万辆,成为全省产能最大的两轮车生产基地。资阳方特以“儒释道文化+巴蜀元素”为核心,布局38个主题游乐项目,预计年引流达400万人次,其产生的“客流虹吸效应”正在重构区域商业版图,将成为连接成渝、辐射西南的“快乐经济”新增长极。其中方特水世界及熊出没酒店已于6月28日正式运营;方特国色春秋已完工,将于8月8日开园。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样进展顺利。临空经济区总部基地项目位于雁溪湖综合服务组团成资大道西南侧,作为临空经济区首个中央商务区(CBD)项目,项目主体结构施工于今年5月完成,现已全面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截至6月底,已完工雁溪湖水利工程(上水库)1个项目,正加快推进湖滨西路A段、成资大道A段涉铁桥梁道路等18个续建项目,有效提升临空产业新城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招商模式创新
引资成果丰硕
据统计,1—6月全区新签约产业项目20个,协议投资额21.1亿元。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临空经济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把资阳临空经济区作为产业发展主阵地”的决策部署,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创新招商模式,通过链主招商、联动招商、中介招商等多维度举措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链主招商方面,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以已入驻的重点企业作为链主,开展精准招商,同时印发《资阳市临空经济区2025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聚焦商业航天、清洁能源、交通装备及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新签约航天配套企业1家、交通装备配套企业4家。
在联动招商方面,成立了由管委会、中信建设、港投三方组成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凝聚“一盘棋”招商合力,明确产业服务内容,完善绩效考核方案,提高招商效率,全力构建“市区一体、多方联动”联合招商协同机制,与市经合局、中信集团、港投集团等开展联合招商138次,招引企业24家。
此外,积极探索中介招商模式,加强与驻外机构、中介机构、地方商会的联系,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产业公司的资源优势,联合中咨海外咨询有限公司举办京·川(资阳)新质生产力对接会,获取项目信息58条,对接企业6家,转化钧天航宇等在谈项目3个。
服务赋能升级
营商环境塑优
上半年,临空经济区紧紧围绕企业落地和项目推进工作,以服务赋能升级、营商环境塑优为核心,多管齐下优化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助企纾困工作中,通过建立“企业之家”,常态化收集企业困难诉求20余条,专人跟进落实,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专注生产,并组织星河动力参加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大会,航天三院、Keeway、星河动力参加创投天府·资阳“医疗·智造”专场路演活动,助力企业拓展市场订单及融资渠道。
在兑现政策工作中,全面落实《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兑现工作,对企业在升规上限、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10个方面予以支持,召开全区经济工作大会兑现自立机械、星光熠等36户企业2024年奖补资金146.83万元,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在狠抓培育方面,全方位大力支持企业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助力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个性化培育方案。对于成长型企业,重点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于潜力型中小企业,引导其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持续完善小升规目标培育和高成长企业培育措施。上半年,全区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企业申报7个、期满复核1个,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
民生保障提质
底线全面筑牢
上半年,临空经济区以乡村振兴为核心,强化环境监管与安全保障,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在乡村强振兴防返贫工作中,持续打造数字仁里、和美红碑等特色乡村振兴品牌,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校外写生研学基地和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成功举办天府国际·砚山大地艺术季。同时按照“一村一品、融合发展”思路,精心打造“董家坝蔬菜产业、高铁西站瓜果种植、方沟山粮油种植”三大片区,一幅路畅、景美、灯亮、宜居的乡村文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积极依托成资同城化共建契机,大力整治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主要指标优于同期,优良天数稳定,扬尘、工业等污染源监管进一步强化、减排效果逐步显现;水考核断面及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辖区涉危废企业登记申报实现全覆盖,危废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为切实保障区域安全稳定,各部门协同合作,全力压实安全责任,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原则,以“零火情”为目标,深入辖区重点场所持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上半年,全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森林火情,无重大自然灾害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