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资阳日报

构建“全季节、全客群、全产业链”文旅产业集群
将“天府艺谷”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日期:08-01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强基础、聚动能、育生态、促振兴,这是临空经济区初步探索出的一条独具特色的‘资阳模式’。”资阳临空经济区如何以“天府艺谷”为重点,打造都市圈文旅新地标,有哪些好的做法和成效?临空经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芳对此作了解答。

  “这几年,我们抓住方特、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这些大IP落地的机会,依靠‘艺术+’和‘科技+’双轮驱动,从基础建设、校地合作到业态引进、文旅融合,慢慢走出了具有资阳特色的路子。”王芳介绍。

  在基础建设上,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不仅联合专业机构编制了全省首个艺术类文化创意产业带专项规划,为“天府艺谷”建设画好了科学蓝图,还围绕“基建+产业+民生+生态”四维融合,谋划并实施了首批54个重点项目,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四梁八柱”。

  如何聚动能,校地协同深化则成了创新融合的关键。临空经济区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深度合作,签署了《乡村振兴艺术共建战略合作协议》,首创“校地干部互聘”机制,实现了人才与资源的双向赋能。目前,两个“美育实践基地”已挂牌运。此外,还打造了“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和“环校文创走廊”,推动艺术成果向市场产品转化,构建了从创作到交易的全链条生态体系。

  文旅融合催生的多元业态,则让临空经济区越来越有活力。当地联合成都文旅产业商会等8家知名企业(协会),打造了集艺术创作、展示体验、销售衍生于一体的创意孵化平台。打造的“奥莱商业休闲广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潮流运动与亲子消费的新场景。近期,故宫文物数字展、航空航天体验馆等沉浸式项目也将陆续开放,将为大家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

  更让人欣喜的是,文旅融合还激活了乡村发展潜力。仁里村的DNβ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已经接待了上万名国内外数字游民,成了“数字+文旅”“办公+休闲旅居”的示范样板。红碑社区文旅项目改造73户美丽庭院,引进12种特色业态,2024年村集体经济增收88万元,村民人均增收3600多元,真正实现了“庭净院美民富裕、艺融农旅产业兴”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

  王芳表示,将继续深化“文化+艺术+教育+经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加快打造环美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带,高质量布局方特周边消费场景,构建“全季节、全客群、全产业链”的文旅产业集群,奋力将“天府艺谷”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为资阳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全媒体记者  韩成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