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雁江区总工会以“四化”服务模式,打造“暖心驿站”品牌,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贴心服务。从2023年5月至今,累计建成117个工会驿站,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户外劳动者超50万人次。
科学布局“网格化”,实现服务全覆盖。开展劳动者工作轨迹专项调研,绘制“需求地图”,精准定位,科学规划站点选址。实行“1+N”共建模式,整合资源,联合区交通运输局建成货车司机之家,协同51家银行网点、6家药房等,引导商圈参与建设,实现城区1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每季度评估站点使用率,优化调整5处低效站点。
功能配置“标准化+特色化”,提升服务质效。基础服务“六统一”,统一配置休息区、饮水设备、应急药箱等6类设施,实现WIFI、充电服务100%覆盖。特色服务“一站一品”,打造工人文化宫“智慧驿站”配备“壹点心亭”,建设圣高商圈“换电驿站”设置智能换电柜,在3个重点站点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拓展服务功能。
管理运行“规范化”,确保长效运转。制定《工会驿站星级评定办法》,明确5大类28项服务标准,建立“管理员+志愿者”双管理模式。组建由工会、管理员组成的监督小组,不定期开展检查,整改问题47项。累计争取专项资金60余万元,配套资金20余万元,保障驿站正常运转。
服务模式“暖心化”,增强归属感。夏季开展“送清凉”活动,冬季组织“暖新礼包”发放,节日定制慰问套餐,惠及劳动者2.3万人次。推行“积分兑换”机制,劳动者参与川工之家学习可兑换饮料等物资,站点使用率提升20%。数字赋能升级,开发“驿站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实时监测、云端喊话、24小时开放等功能,提高了站点质效。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