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潮州日报

己略黄公祠:集潮州木雕之大成

日期:10-02
字号:
版面:第04版:潮州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位于义安路铁巷的己略黄公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己略黄公祠

天井宽敞明亮

镂刻精妙的木雕

工艺精湛的石雕

建筑集潮州木雕之大成

巧夺天工

□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佳涛

□图/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锶桐 谢钢凯

潮州民间有句俗语:“潮州厝,皇宫起。”比拟潮州传统建筑的精巧近乎皇家宫室。而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黄公祠,正是这一民间智慧结晶的典范代表。

这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义安路铁巷的二进院落,用令人叹为观止木雕、石雕等构件,将“皇宫起”的恢弘想象化作触手可及的艺术真实。

步入祠堂,可见门楼屋架精美的石雕,门额面刻“己略黄公祠”,背镌“孝思维则”。大门两侧分布着四幅沉刻的“己略黄公祠堂颂”碑文;从中门进入前厅,天井宽敞明亮,两侧廊轩对望,后厅抱厦环绕,形成四厅相向的格局。

己略黄公祠虽是私人修建,但其中建筑却颇下功夫。不仅梁枋上饰以形态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墙壁、窗户上也绘制了鹿、竹等带有寓意的图案,而梁、桁、柱间的各种穿、插构件更成为了雕刻师傅们施展技艺的好地方。在这方约550平方米的天地间,百年前的工匠们通过木雕、石雕、壁画、嵌瓷等方式,运用圆雕、沉雕、浮雕、镂空雕等不同技法,讲述了280个民间故事。

从天井向前,就是祠堂的拜亭,这里是略黄公祠木雕最集中的地方。而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当属这16只木雕金凤凰。凤凰头顶梁架,起到拱托作用,视觉上也有升腾效果,减少屋顶空间的压抑感。戏曲传奇、民间故事是房梁之上表现创作的主要题材,其中不乏“铜雀台”“水漫金山”“三顾茅庐”“封神演义”等故事。

穿过拜亭来到大厅,这里有极具潮州特色的抬梁式梁架:“三载五木瓜十八块花坯”。“三载”是指三条横梁。“五木瓜”是指五块木雕瓜,有多柱受力的作用,同时寓意多子多福。“十八块花坯”是指由文房四宝、祥云等元素组成的图案。大厅中央原本放置的是一件神龛,不仅精美绝伦,而且保存完好,现已被潮州市博物馆收藏。

2001年,己略黄公祠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上百年的风吹雨打,这座隐身巷陌的祠堂,仍保持着原先熠熠生辉的模样,恰是潮州文化“极致美学”的缩影。

当镜头掠过那些被时光包浆的木雕,我们捕捉到的不仅是匠人刀下的山河岁月,更是一座古城用“绣花功夫”,守护千年文脉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