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潮州日报

欢度“双节” 莫忘健康

日期:10-02
字号:
版面:第03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资料图片

?? 潮州市中心医院 沈烨渠

金秋送爽,举国同庆。在大家享受八天长假、品味潮州美食、规划出行之旅时,健康同样不容忽视。如何健康快乐地度过国庆、中秋“双节”呢?下面就为您梳理一份健康指南。

饮食有节:

秋燥湿热兼防,美味与健康兼得

目前潮州天气仍带余热,但昼夜温差逐渐增大,空气湿度下降,人体易出现“秋燥”现象。同时,国庆假期聚餐多、活动多,饮食上应注意“防秋燥除湿热”,需合理规划,做到“清燥润肺、健脾祛湿、消食导滞”。

补充水分,慎防秋燥 秋季天气转干,燥邪当令,易伤肺津,可使人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我们需主动补充水分,以温开水、清茶为佳,减少含糖饮料和冷饮的摄入,既可缓解干燥之不适,也能促进新陈代谢。但睡前不宜饮用过多茶水,以免影响睡眠。

清淡为主,巧食润燥 面对丰盛宴席,应避免吃过咸、过度油腻、辛辣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限盐(健康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因为过咸的食物也会耗伤津液,加重口干,如选择吃潮州牛肉火锅时,建议选择清汤锅底,避免只吃牛肉,也要多涮点蔬菜(如生菜、茼蒿)、豆腐等。而过食生冷、甜腻的食物,如冰镇饮料、冰淇淋、过于甜腻的糕点,会损伤脾阳,加重内湿。另外辛辣、油炸、烧烤的食物会加重体内燥热。可多选用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如雪梨、银耳、甘蔗、荸荠、菱角、莲藕、百合、蜂蜜等,像经典的秋季润燥佳品——梨子炖银耳冰糖水。

节制有度,健护肠胃 节日期间,潮州天气仍炎热,湿气较重,易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易疲惫,部分人难免出现暴饮暴食,摄入过多高油高脂食物。建议保持规律三餐,每餐不宜过饱,遵从中国传统饮食养生方式“七分饱”理念,注意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肥腻肉类和油炸小吃。

起居有序:

作息运动两不误,旅游放松需有度

在长假期间,我们要给自己身体一个“假期的节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假期结束后能迅速投入工作和学习的关键。

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长假难得,但不宜彻底打乱生物钟。应避免两个极端:通宵娱乐、过度补觉。应保持充足、规律的睡眠,有助于身心的修复。旅游时行程安排张弛有度,避免“疲劳游”。保证基本的睡眠时间,才能有精力享受旅程。

坚持运动,融入生活 假期不建议“躺平”或“突击运动”,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容易受伤,而久坐打牌、长时间刷手机等行为也是不健康行为。运动要“日常化”“家庭化”“趣味化”。每天可安排30-45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选择户外散步、慢跑、骑自行车、跳绳、瑜伽等,和家人朋友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爬山等,既增强体质,也增进感情。也可利用假期步行游览潮州古城,既游览景点,也达到运动量。或清晨傍晚在韩江边散步、慢跑,赏景健身。

安全出行,有备无患 计划远途旅游的,应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和疫情动态,备好常用药品,如晕车药、感冒药、创可贴等。要注意防晒,可携带遮阳帽、防晒霜,充足饮水。行程安排不宜过满,留出休息时间,避免因奔波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旅游中注意人身、财物、交通安全,还有饮食卫生安全,少吃生冷、不洁的食物,预防肠道传染病。

重点人群:

特殊疾病患者,饮食规划需格外注意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节日期间的饮食和作息管理尤为重要。

心血管疾病患者 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盐分和脂肪摄入,避免高胆固醇食物,以免血压升高、血脂紊乱,加重心脏负担。部分美味潮州小吃,如潮州卤味(卤鹅、卤猪脚)、腌菜(咸菜、菜脯)、鱼饭、蚝烙等都含较高盐分,炸豆腐鱼、炒粿肉含较高油脂,涮牛肉火锅时的潮州沙茶酱也是高脂酱料,不要过量食用。宴请时饮酒要限制,最好以茶代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劳累,以防血压骤升。

糖尿病患者 潮州美食中隐藏的“糖”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是较高的。粥、粉、面、饭、粿条等主食要严格控制分量。对月饼、甜点、含糖饮料(如凉茶、饮料)等高糖分食品要避免直接食用,以防血糖剧烈波动。注意监测血糖,切不可因过节游玩而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量。

胃肠道疾病患者 如有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患者,饮食更应以温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规律进食,细嚼慢咽,避免生冷、辛辣刺激、过硬过酸及不洁食物,戒烟限酒,防止旧疾复发,引发胃痛、腹胀、反酸、腹泻等。

痛风患者 需管住嘴,避免大量摄入海鲜、动物内脏、老火靓汤等富含高嘌呤的食物,同时严禁饮酒,多喝水以促进尿酸排泄,防止急性痛风发作。

健康是享受一切快乐的基础。希望这份健康指南能帮助您科学规划假期,在享受美食和假期的同时,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最佳状态迎接节后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