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潮州日报

韩江心 仙洲韵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08版: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潮人公园成为江心新地标。

潮人公园亭台楼阁精致美观。

群众在环岛碧道上散步纳凉。

滨水公园崭新优美。

潮人公园花海犹如“七彩调色盘”。

江水环绕、风景秀丽,素有“江上明珠”美誉的仙洲岛,是潮州“三山一水一洲”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湘桥区紧扣省级典型村培育标准,立足“江心仙岛、产城融合”示范定位,依托中铁十六局支持与深圳对口帮扶机制,通过“清脏乱打基础、明规划定方向、农文旅共提升”三步策略,全力推进典型村培育,实现全岛风貌“内涵质变”,着力打造省级“百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

潮人公园:江心新地标

潮人公园以水为韵,依城而立。绚丽的花海沿韩江岸铺展,犹如一幅流动的“七彩调色盘”,勾勒出仙洲岛的热情与生机。水晶楼阁、花果山景与亭台水榭错落交织,为游人辟出一方静谧天地,让人尽享片刻安宁与美好。

暮色渐染,潮人公园的水上乐园里笑语盈盈,许多市民携孩童在水中畅游,尽享清凉欢愉。无边泳池巧妙隐去边际,与韩江浩渺水面浑然一体,形成水天相接的迷人景致,恍若游弋于自然与梦境之间。

作为潮州市“百千万工程”的示范性项目,公园以“生态基底+文化赋能”为核心理念,融合潮州千年文脉与现代景观设计,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旅游、运动健康、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潮人公园的建设,是社会力量共筑“中小城市美的典范”的生动实践,更承载着海外潮人桑梓情深、反哺故土的赤子之心。

项目由潮州三环慈善会全额捐建。作为扎根于斯的本土企业,三环集团始终秉持“反哺乡里、回馈社会”的初心,将企业的发展成果深情注入城市公共空间,转化为市民可感可享的持久福祉。潮人公园不仅满足了市民群众对健康休闲、生态观光与农事体验的美好生活向往,更将“百千万工程”成果切实惠及民生。园区内设立的人才中心,将定期举办学术论坛与技艺工坊,吸引高层次人才汇聚潮州、扎根乡土,持续释放强劲的“人才磁极”效应。

项目创新引入“公园+商业街”运营模式,通过精心规划的商业街区吸引餐饮、零售等多业态入驻,既为公园注入活力,也实现可持续经营收益,有效覆盖运维成本,探索出一条公园资产自平衡、可循环的良性发展新路径。

此外,潮人公园还将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助推周边农旅融合发展,壮大商贸、餐饮娱乐与农旅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凭借韩江江心的独特区位,公园将串联起“一江两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与广济桥、牌坊街共同构建“潮州发展黄金三角”,打造连接两岸、引领潮流的江心文化新地标。它不仅是潮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更让潮人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环岛碧道:仙洲新景致

若说仙洲岛是韩江之上的一颗“明珠”,那么环岛碧道便如一条湛蓝的飘逸丝带,轻盈环绕岛周,将这颗明珠温柔环抱,与清澈的韩江水相映成趣,浑然一体;数百株蓝花楹悄然植下,静待花期成荫;四座亲水平台如玉阶探入波光,大理石面映照天光云影……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已然全线贯通的彩色沥青碧道,它将以明快的色彩,邀请市民前来奔跑、漫步,感受风的自由。

环岛碧道全长约5.4公里,沿途合理设置多个休息区与观景平台,充分满足游客休憩与赏景需求。碧道规划科学分区,设置单车径、人行道与车行道,实现人车分流,全面提升岛内交通的安全性与便捷度。同时,碧道巧妙串联起岛内多个重要景观节点,特别打造日出日落摄影打卡点,进一步激活岛内农业、文化与旅游资源,形成连贯的游览体验。

2025年,湘桥区城西街道积极对接深圳福田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队,依托帮扶机制,成功争取到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潮州指挥部资金550万元,以及福田区对口帮扶协作湘桥区专项资金2450万元,用于推进环岛碧道的全面提升工程。项目涵盖碧道建设、近水平台修建、沿街建筑外立面更新、口袋公园提升、停车场改造提升等内容,全面优化环岛路(含碧道)的整体风貌与功能品质。

未来,这里将成为一条如梦似幻的蓝色花廊。从仿木护栏的质朴韵味,到观潮楼前微地形草皮的起伏绿意,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对品质的追求。

滨水公园:生态新名片

清晨,阳光如流水般从韩山脊线温柔泼洒,为潮州古城披上一层朦胧的金纱。仙洲岛滨水公园内,晨风清冽,鸟鸣婉转,江畔垂柳依依,婀娜的枝条轻抚水面,宛若向着朝阳盈盈问好。绿荫下,锻炼的身影与嬉戏的孩童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蓬勃的朝气与清脆的笑声,共同唤醒了这宁静的清晨。

“这里原来是又脏又乱。”居民翁女士道出了滨水公园的昔日景象。这里原被大量建筑垃圾和废弃车辆占据,环境脏乱,严重影响岛屿景观与生态环境。为此,城西街道联合上洲村,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垃圾清运与整体整治。通过种植植被巩固堤岸,大面积铺设草皮,并点缀栽植黄花风铃木、蓝花楹、水杉、柳树等特色植物,打造出四季皆景的生态空间。同时,公园内还设置了观景亭、休息廊亭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与观景的便利。

今年来,湘桥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扣仙洲岛“江心仙岛、产城融合”示范带点位的目标定位,聚焦“脏、乱、违”三大顽疾,全力推进全岛风貌综合提升。

为强化组织保障,城西街道成立仙洲岛全域风貌提升工作专班,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落实机关干部包村联户责任制,构建起“党建引领、街道主导、村为主体、群众参与”的工作体系,有力保障了典型培育工作的扎实推进。工作专班围绕环境整治、风貌提升、项目落地等重点难点,积极联动上级部门、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上洲、下洲两村,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同攻坚堵点难点,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聚焦“清脏、治乱、拆违、理线”核心任务,全区系统优化村庄整体风貌。全面梳理并整治岛内脏乱点位;集中开展上洲村“打通生命通道”专项行动,畅通巷道406处;清拆田间窝棚900余处,面积超3.9万平方米,有效重塑田园景观;拆除瑶台直街违法建筑67处及一批危房,规划新建一条宽8米、长450米的东西向贯通道路;持续推进环岛路、商业街外立面改造,全面拆除沿街遮阳棚、防盗网、天台违建等;联合移动、电力等部门实施“三线”整治,清除空中“蜘蛛网”,净化视觉环境,显著提升典型村“颜值”。

依托深圳福田对口帮扶机制,多方筹措项目资金,联合中铁十六局加快推进仙洲岛环岛碧道提升、滨水公园改造及外立面亮化等工程,着力构建绿色生态、休闲宜居、人水和谐的慢行系统与滨江景观带,不断完善乡村休闲服务功能。同时,加速推进雨污分流、中心沟治理、路面硬底化及周边环境提升等基础设施工程;同步开展绿化美化行动,累计种植苗木超3000株,持续优化乡村风貌。

在夯实环境基础的同时,湘桥区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村民推进农田连片流转,拓展农事体验、乡村旅游等业态;鼓励发展精品民宿,引入潮玩项目,并结合潮剧、木雕、潮绣、手拉壶等非遗资源,打造更多网红打卡点,全力塑造具有影响力的“福润仙洲”品牌。

今日的仙洲岛,这颗镶嵌于韩江之上的明珠,正闪耀着潮州文旅的独特光芒。这里,生态底色与人文亮色交织,古韵新风共融共生,挥毫泼墨撰写着“百千万工程”的辉煌篇章。

□ 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庄园

□ 图/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庄园 陈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