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舒
当中秋的团圆意蕴与国庆的欢庆氛围相遇,8天长假为市民的出游计划注入满满动力。随着假期临近,市民出游意愿持续攀升,从周边短途休闲到国内长线探秘,从传统观光到深度体验,出游需求呈现多元态势。
据多家旅行社负责人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双节假期周边短途游、国内长线游预订量均实现大幅增长,不仅展现出“短途频次提升、长线品质升级”的鲜明特点,部分热门目的地线路更提前售罄,国内游与出境游市场同步升温,出游活力已然全面涌动。
赏秋深度游成主流
“赏秋主题游”热度飙升,成为假期出行的“流量担当”。随着北方地区逐步进入最佳赏秋期,东北、西北及西南部分地区成为市民追捧的热门目的地。
“大兴安岭的白桦林、辽宁盘锦的红海滩、内蒙古的胡杨林,这些地方的咨询量和预订量都比往年多了不少。”某旅行社负责人透露,针对市民的赏秋需求,旅行社专门推出了阿尔山深度游、腾冲银杏村探秘、敦煌金秋环线等专属线路。
“深度体验游”需求显著增长,告别“走马观花”成为共识。如今,市民出游不再满足于“打卡景点”,而是更倾向于融入当地生活的深度玩法。
据介绍,今年双节期间,深度体验小团产品受游客热捧;自驾游、自由行预订量同样涨幅明显,不少市民选择提前规划行程,自行预订特色民宿、当地体验项目。
“比如去西安会预约兵马俑深度讲解,去成都要安排蜀绣体验,这种能感受当地文化的行程更受欢迎。”市民黄先生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出游心态。
“串游”模式悄然兴起
在出行方式选择上,市民的选择更加灵活多元,自驾游的便捷性与“串游”的丰富性成为两大亮点。
自驾游凭借“自由度高、适配家庭出行”的优势,成为假期出行的热门选择。“我们几个同事约好一起自驾去粤北,从潮州出发,沿途经过韶关丹霞山、清远连州地下河,最后去肇庆鼎湖山,边走边玩,累了就停下来休息,特别适合带孩子和老人。”市民王先生说。
此外,“串游”模式悄然兴起,为假期出行增添更多可能性。在“8天长假+拼假”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市民选择“一程游多省”,通过高铁或“飞机+高铁”的组合方式,串联起多个目的地。
“比如先飞重庆,玩两天后坐高铁去成都,最后从成都返程,这样能一次性体验两座城市的特色。”市民刘女士介绍,她的“重庆+成都5日游”行程就是典型的“串游”模式。据介绍,今年国庆黄金周,潮州出发的“串游”相关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显著。
理性消费成新风尚
随着旅游消费理念的升级,市民的消费观念也更加成熟,在追求“高质量体验”的同时,注重“理性规划”,“情绪价值”与“品价比”成为消费决策的重要考量。
“愿意把钱花在能带来幸福感的地方,但不会为不必要的‘奢华’买单。”市民刘女士的消费选择很有代表性,她计划去杭州旅游,没有预订星级酒店,而是选择了靠近西湖的特色民宿。
“民宿价格比酒店低,还能体验当地生活,省下的钱可以用来吃杭州的特色美食,或者去体验宋城的沉浸式演出,这样更值。”
不少市民表示,如今出游更看重“体验感”而非“排场”。“去海边旅游,更愿意花钱租一艘小船出海捕鱼,而不是在海边餐厅吃高价海鲜;去古镇游玩,会选择参加当地手作体验,而不是买昂贵的纪念品。”
市民陈先生说,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让假期出行更具“获得感”。据一旅行社负责人介绍,现在,市民在餐饮、当地体验项目上的消费占比有所提升,而在奢侈品购物、高价伴手礼上的支出则有所减少。“追求高性价比的优质体验,已成为游客的消费新风尚。”
从深度体验的品质追求,到灵活多元的出行方式,再到理性务实的消费观念,今年双节假期,市民的出游市场不仅活力满满,更展现出成熟、多元的发展态势。随着假期的临近,越来越多市民已做好准备,在8天长假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拥抱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