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工伤预防大讲堂现场
工伤预防进建筑工地
工伤预防进制造业企业
工伤预防进配送驿站
“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广大劳动者最真切的心声。
如何将这样的期盼从愿景变为现实?近年来,潮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完善“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聚焦源头治理和宣传培训两大重点,持续深入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切实增强职工的安全感与获得感,助力全市工伤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潮州实体经济与民生保障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每一位劳动者都是家庭的支柱,更是社会和谐与城市发展的基石。做好工伤预防,不仅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具体行动,更是提升城市发展韧性的关键举措。
精准施策:“一线工作法”直击企业痛点
“工伤预防政策您了解多少?”“工伤如何认定?”“工伤发生后第一步该怎么做?”……今年以来,潮州人社干部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开展“精准滴灌”式服务,面对面为企业解读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方面的政策,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2025年5月,市人社局印发《潮州市人社系统推进“百名人社干部助百企”挂钩服务企业工作方案》,推动服务下沉、问题一线解决、效能持续提升。以此为契机,市人社局联合省级工伤预防专家团队,深入市直及县(区)共18家重点用人单位,开展系统性实地勘查与评估审查。
“以前总认为工伤保险是‘额外支出’,现在才明白参保如此重要。”一位企业员工在工伤预防宣讲现场感慨道。这也是市人社局扎实推进2024-2025年度工伤预防项目的生动写照。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派遣专家58人次,深入陶瓷、食品、不锈钢、包装、电子、水族器材等本地特色产业的一线生产环节,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的工伤风险“大体检”。专家团队走遍每一个车间、每一条生产线,细致排查各类隐患,现场向企业负责人及车间主任反馈问题,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建议。4月至7月期间,共排查出安全隐患四百余处,累计提出整改建议七百余条。
排查不是终点。专家团队根据每家企业隐患特征与行业特点,量身定制“一企一案”整改台账与培训计划。这种“精准把脉、对症开方”的模式,有效帮助企业识别薄弱环节,明确整改方向,从源头降低工伤风险。
在强化部门协同方面,市人社局积极加强与卫健、应急、社保等部门的协作,依托“助百企”行动建立的沟通机制,推动多部门信息共享与联合工作机制常态化运行。卫健部门提供职业病防治指导与检测服务,应急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社保部门则通过工伤保险数据监测,为工伤预防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宣传赋能:“线上+线下”推动安全知识入心见行
把预防的关口前移一寸,劳动者的安康就多一分保障;让安全发展的根基更加牢固,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就更加稳健有力。
“2024年,某陶瓷企业一名工人在搬运瓷坯时未使用专用工具,导致瓷坯滑落砸伤脚部。这起事故不仅给员工带来痛苦,企业也承担了高额工伤赔偿。若能规范操作,本可避免。”在工伤预防大讲堂中,省级专家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结合《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系统讲解工伤事故的成因、危害与防范措施。这种“以案说法”的培训模式,已在潮州各类企业中广泛推广。截至目前,市人社局已连续组织开展工伤预防大讲堂多期。
车间内张贴着生动有趣的宣传海报与标语,通过模拟事故场景让员工沉浸式体验……市人社局持续开展工伤预防“进工地、进企业、进驿站”系列宣传活动。演练现场,在专家指导下,职工们分别扮演“受伤员工”“救援人员”和“安全员”,模拟机械夹伤手指后的应急处置流程。“以前只知道要送医,现在明白了规范救援才能避免二次伤害。”一名参与演练的职工这样说。
除了线下活动,还组织开展线上工伤预防知识竞赛,并依托电台、电视台双渠道开展公益标语宣传,进一步扩大影响覆盖面。
“感谢市人社局送来这场‘及时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知识。”中湛新能源的曾小姐代表企业表示,“我们将切实把所学转化为行动,共同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
截至2025年9月底,潮州人社部门已在全市企业内部开展线上、线下工伤预防培训34场次,覆盖企业员工近3500名,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4000份。
保险助力:参保扩面守护劳动者安康
工伤保险作为工伤预防的重要支撑,在保障劳动者权益、分散企业风险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伤保险不仅是职工的‘护身符’,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定心丸’。”市人社局工伤科负责人强调。工伤保险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劳动者构建一道坚实的风险屏障,而参保扩面则是这道屏障的基石。
“以前总觉得参保是‘额外支出’,直到身边有人因未参保陷入困境,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某食品企业负责人坦言。在市人社局的专项督导下,该企业为200余名员工办理了工伤保险,“现在工人干活更安心,企业管理也更踏实。”
与此同时,针对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关系认定难、工伤保障缺失”的问题,市人社局根据上级部署,重点推进出行、同城货运、即时配送等三类行业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工作,努力填补保障空白。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31日,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9.39万人,其中建设项目参保2.77万人,已完成全年27.5万人参保计划的106.9%;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收入4901万元,完成全年6910万元征缴计划的70.9%;待遇支出3198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潮州成为全省3个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大于待遇支出的地级市之一。基金规模稳步增长,为待遇足额发放和制度可持续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规范服务:兼顾基金安全与人文关怀
工伤保险并非“万能险”,工伤认定业务严格遵循《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日常工伤保险行政部门经常接到类似身体不适返回住宿地后猝亡,或因公外出又因个人原因发生伤亡情况的咨询,这时候就很考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今年4月,某企业一名职工在工作外出间隙因个人原因不幸坠亡。经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依据条例详细讲解,家属认识到该情形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有效避免了后续纠纷。
同时,在日常与群众的接触中,市人社局始终秉持便民原则,尽力为当事人提供便利。去年10月,市劳鉴办接到一名广西籍工伤职工董某提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董某前年5月于潮州某陶瓷厂作业期间高处坠落受伤,后返回户籍地休养。考虑到其伤情严重、行动不便,市劳鉴办主动联系当地劳鉴机构,委托其代为开展鉴定,最大限度减少了鉴定过程对职工康复的影响。
守护的是生命尊严,筑牢的是发展根基,托起的是民生安康。展望未来,市人社局将继续以减少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危害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回应劳动者对安全工作环境的热切期待,坚定不移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持续巩固企业与员工的职业安全意识,稳步推动工伤预防事业发展,全力守牢民生保障底线。
□ 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宗楷 实习生 叶锦川
□ 图/市人社局 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