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潮州日报

秋分至,养生重“养收”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06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秋季应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资料图片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仲秋,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秋季应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秋分过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阳气随之内敛,人们的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晚上睡觉应撤去凉席,注意腹部保暖,不能露脐,以护肾气。

饮食养生

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方面,注重调和阴阳。秋分饮食上要继续注意预防秋燥。秋燥一般表现为皮肤干燥、咽干唇燥、鼻子出血、干咳少痰、心烦、便秘,预防秋燥,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乳制品、蜂蜜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莲藕、马蹄、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不过,太过寒凉的瓜果,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则“秋瓜坏肚”,会损伤脾胃的阳气。

俗语说“秋粥宜人”,在秋季期间每天早晨吃粥,在配制这些粥品食疗时,不妨选用一些中药,如薏米、枸杞、芡实、怀山药、黄芪、党参、茯苓、白果等,可以起到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的作用。

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可采用晨起食粥法,如选食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也可烹制杏仁猪肺汤、罗汉果炖猪肺、贝梨(贝母和雪梨)炖猪肺、莲子百合炖猪肉、沙参炖肉等保健药膳服食。

秋分的时候,眼睛也会感到干涩,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吃一些利于眼睛的食物,比如南瓜、胡萝卜。秋天是吃南瓜的好时节,它富含β-胡萝卜素,进入人体之后就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增强免疫力,滋润双眼,有保护视力的效果。

另外,针对不同的人群需要有不同的调理之法,如对于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体质之人应忌食油腻;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

防节气病

秋分以后,气温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故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睡觉要盖好被子等。此外,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对于平素脾胃功能偏弱的人群,可以通过脐灸、针灸等中医理疗进行辨证调理。

运动养生

秋季身体锻炼重在益肺润燥,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如:瑜伽、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呼吸操、快步走、骑自行车等。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具有很明显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秋分时节在户外活动后,要及时擦干汗,防止着凉。

情志调养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季天气日转凉,万物渐凋零,一部分人容易产生悲秋伤感之情,所以秋分时节的养生关键还在于精神的调养。

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收敛神气来贵养容平之气,稳度“多事之秋”。

秋分养生保健

揉四心 揉四心即手心和脚心。秋季按揉四心,可以使干燥的皮肤得到缓解,同时也能预防秋燥和秋湿。

按摩肺经 “诸气者,皆属于肺”,秋季很多疾病皆与肺有关,秋属肺金,常按摩肺经可以治病防病,强身健体。

养生药膳

1.山药枸杞鲫鱼粥

配料:鲫鱼1条,枸杞20克,鲜山药250克,粳米、姜适量。

做法:鲫鱼、山药、粳米、姜片洗净加适量水熬粥;即将熬好时加入枸杞,滴几滴白酒去腥,加盖煮5分钟即可调味食用。

功效:滋补润燥,健脾益气,养阴益胃。适合于秋季时节调补食用。

2.沙参玉竹润燥汤

配料:沙参20克,玉竹20克,百合15克,枸杞15克,蜜枣2枚,生姜3片,水鸭1只。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武火煲沸后,文火煲2小时,加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益胃生津,养阴润肺。适用于干咳痰少,身体燥热,咽干口渴,鼻孔干涸,心烦气躁,虚劳烦热等。

??潮州市中医医院 卢桢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