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安置群众7300人 开放490个应急避难所
日期:09-24
工作人员在柘林镇应急避难场所布置床铺。 饶宣 摄
潮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丁玫)为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带来的影响,饶平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落细落实隐患排查管控、人员转移安置、应急抢险救援等工作,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全县1268名防汛责任人均在岗履职,县镇村三级抢险队伍447支5248人已编队。
23日上午,在饶平县汫洲镇三百门渔港,大小渔船整齐有序地锚定在泊位上,甲板上的渔具已收拾妥当。截至23日16时,全县3358艘渔船(县管渔船141艘,镇管生产辅助船3217艘)已在港避风,渔排养殖作业人员1153人均已上岸避险,沿海镇村干部开展巡查管控,加强在港渔船安全管理,坚决杜绝撤离上岸的人员回流、上船出海。
按照“先海上后陆上”转移思路,饶平县分阶段实施群众避险工作,截至23日16时,全县共转移安置群众7300人,并加强跟踪管理。同时,准备好应急对讲机、卫星电话、橡皮艇、冲锋舟、救生衣、排涝抽水泵等一批抢险物资,筹备大型抢险设备99辆,工程运输车辆52辆,大马力拖轮3艘,筹备好群众运转车辆46辆1115座,开放县镇村490个应急避难所,并提前备好物资,落实管理责任人。
饶平县加强对157宗水库、419宗山塘、6个大型水闸的巡查,做好科学调度,重点围绕渔港码头、河道沟渠、山洪灾害易发区、地灾风险隐患点、水利工程、在建工地、道路桥梁、地下停车场等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出动巡查人员3472人,排查危险区域、重点部位2445处,发现隐患59处,均已落实整改、管控。截至23日中午,全县152座小型水库均已按规定将水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另外,饶平县四套班子全部下沉到挂钩镇村指导,县纪委监委成立4个专项监督检查组,一线督导检查,倒逼防御工作落到实处,还利用乡村大喇叭以及各种媒体手段,让群众自觉防灾避险。
■特写
临时安置点
暖心又安心
??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莹 陈婕
“您好,请开门领宵夜。”“您住得习惯吗?生活上还有什么需求?”9月23日晚,记者在饶平县洲镇应急救灾临时安置点看到,工作人员为安置群众逐一送上宵夜,并耐心询问需求、细致提供帮助。安置点内,床铺整齐排列,每一张床都配有干净被褥;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齐备,救生圈、救生衣等应急装备储备充足。
“我们住在山脚下,台风天下雨,社区怕我们有危险,很快就把我们转移了。临时安置点里吃住都齐全,工作人员常来询问我们的需求,住着舒心有安全感。”西社区居民林阿姨告诉记者。
这份安心,源于前期精准细致的摸排工作。
据了解,洲镇提前梳理出五类需重点转移的人员群体,包括暴潮巨浪高危区(渔港片区)109户146人、山区地质灾害高位区(滑坡)11户17人、旧房住户8户12人、低洼简易房住户700户813人,以及独居老人、五保户等特殊群体4户4人。
“在安置方式上,我们根据群众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安排,其中830户987人通过投靠亲友实现分散安置,最大程度保障居住舒适度。针对2户5人需集中安置的特殊情况,镇里已提前在镇地税应急避难场所做好准备,确保其妥善安置。”洲镇党政和人大办公室一级科员陈铿表示,目前,全镇转移群众生活稳定,各项防台风应急工作仍在有序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