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画:白露养生 新华社发

白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此时节,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秋意渐浓,也进入全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正是由热转凉、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提醒人们养生保健需顺应天时。
起居调护
“白露身不露”
白露是气候转凉的开始,虽然白天的天气仍然热,但夜晚及晨间气温较低,日夜气温差较大,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此时起居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使肺气清。正所谓“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保暖防寒正当时。
“秋冻”因人而异
天气变凉,人的毛孔要闭合起来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张开,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所以,坊间流传“春捂秋冻”之说,讲究“秋冻”。这体现了中医顺应自然的养生智慧。
健康人群可以适当地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但老弱者和身体虚寒的人群,起床后应适当多添件薄衣,短裤短裙换成过膝的长裤长裙,护好腹部、脚部和肩膀等关键部位,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老慢支患者和关节病患者更莫盲目“秋冻”,以免旧疾复发。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防寒保暖需未雨绸缪。
饮食调摄
滋阴防津伤,润燥化干症
白露的饮食原则是通过多吃滋阴益气、生津润燥的食物,来缓解秋燥带来的问题,如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比较适合在这个时节食用的食材包括百合、芝麻、蜂蜜、莲藕、杏仁、大枣等,当然,适当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很有意义。所谓“润燥先润肺”,中医认为肺主秋,秋季养生应以养肺为先。有诗云:“岩花初见丹吾色,露气遥知沆瀣秋”,正是白露时节滋阴润燥的写照。
栗子有百果之王的美称,既可以补脾健胃,又能够补肾强筋,还具有活血止血作用。在深秋季节,每天吃几颗栗子,有利于补养元气、强壮肾精。
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
节气药膳
白露季节,早晨喝碗粥,也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可以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党参、沙参、西洋参、百合、玉竹、杏仁、川贝等,配以做成药膳日常调理。
此时节适宜的食疗药膳有莲子百合煲、柚子鸡、香酥山药、香菇白果羹、杏仁鸡、滋阴桑杏汤、川贝银耳百合枸杞雪梨等。
【柚子鸡】
材料:柚子(越冬最佳)一个、公鸡一只、精盐适量。
做法:公鸡去毛、内脏洗净,柚子去皮留肉。将柚子放入鸡腹内,再放入气锅中,上锅蒸熟,出锅时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川贝银耳百合枸杞雪梨】
材料:川贝5克、干银耳15克、干百合10克、干枸杞10克、冰糖25克、雪梨一个、清水适量。
做法:
1、先把备好的川贝碾碎,银耳、百合、枸杞用清水泡发后清洗滤干,在小碗中放入适量的冰糖备用;
2、把雪梨的皮以及核都去除干净后,切成块;
3、准备一大炖盅,把以上备好的所有的材料全部中倒入盅中,再加入清水至九成满;
4、在电饭煲注入小半锅水,将炖盅盖上,放入煲中,盖上盖子,先调到煮饭,煮至沸腾上汽时,改成煮粥,炖两个小时左右即可服用。
功效:服用川贝银耳百合枸杞雪梨能够润肺养肺,对于肺热咳嗽的病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因病制宜
另外,在调养身体时,还要重视季节性的易发病。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生冷食物、腌制菜品和过于甘肥油腻的食物,比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黄花、胡椒等。
运动调养
动静结合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的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白露后,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但选择运动项目也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八段锦;中青年人可跑步、骑行、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以汗出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于机体内气血调畅。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秋日登高,极目远眺,更有“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的畅快。
另外,进入秋季容易出现低沉甚至抑郁的情绪,应注意心理养生,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常笑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秋日登高望远,漫步林间,亦是调节情志的良方。
自我保健
搓耳泡脚,补养肾气
白露开始,秋意渐浓,很多人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乏力等症状。晚上坚持用温水泡脚15到30分钟,水没过脚腕,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搓热耳朵能有效补养肾气,此法可以延年益寿。足为人体根,根深则叶茂,肾气充足则百病不生。白居易诗云:“今朝复明日,不觉年齿暮”,唯有注重日常保健,方能延缓衰老,永葆健康。
??潮州市中医医院卢桢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