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古城潮州,韩水泱泱,凤凰巍巍,自古便是人文鼎盛、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激荡年代,这座千年古城更以其独特的战略位置,见证了早期共产党人艰难求索、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并与一位伟人的名字紧密相连——周恩来。从1925年至1931年,周恩来同志曾四次抵达潮州。每一次的到来,都非寻常过客,而是肩负着关乎革命前途的重大使命,其行迹深深地镌刻在潮州乃至中国革命的史册上。1925年,他两次挥师东征,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姿,率领正义之师讨伐军阀陈炯明,铁流涤荡,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与此同时,他高瞻远瞩,在硝烟弥漫中播撒革命火种,亲自指导创建了潮州最早的地方党组织,奠定了潮梅地区革命斗争的坚强核心。1927年,南昌枪声响起,他作为起义的主要领导人,率领南下部队鏖战潮州,虽七日为限,却成功帮助建立了潮州历史上第一个红色政权——潮安县革命委员会,如同暗夜中划过的耀眼流星,短暂却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实践了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1931年底,他再次秘密途经潮州,这一次是从上海的白色恐怖突围,奔向中央苏区的滚滚红流,潮州的交通线成为了护送革命火种的安全通道,见证了一位领袖向着指挥中国革命更广阔舞台的关键转移。周恩来的潮州足迹,清晰地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到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在岭南大地艰苦卓绝斗争的壮阔历程,他的光辉形象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
□陈立佳
1925年初,陈炯明乘孙中山北上,举兵进犯广州,苏联军事顾问加伦提出了东征的建议,认为只有东征,才能改变广东的局势,完成“以胜利支持孙中山北上的政治使命”。
2月1日开始,举行第一次东征,大元帅大本营组织东征联军,以滇军和桂军任左路和中路、黄埔军校教导团和粤军任右路三路并进。黄埔军校教导团由军校校长蒋介石率领,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军事顾问加伦等随军出发,讨伐反动军阀陈炯明盘踞的粤东地区,以稳定广东局势。
3月7日,东征联军攻占了潮州城,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委书记、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国国民党东江各地党务组织主任周恩来率黄埔校军(学生军)来到潮州,他既负责黄埔校军的政治工作,也负责所到地方的党团建设和工农运动。潮州西湖的涵碧楼是东征军领导人的重要活动场所,周恩来经常在此办理公务。
周恩来在潮州期间,经常深入到潮州的民众中,对潮州的工农运动进行详细的调查,依靠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及进步人士,开展各项革命工作。在周恩来的指导下,金石大寨乡成立了潮安县第一个共青团支部——大寨团支部,随后孙厝洋(今沙溪镇生聚村)也成立了共青团支部;周恩来为了提高潮州工农运动领导人的文化水平,在潮州举办夜校,由东征军中的共产党员当教员,招收方惟精等一批工农运动的领导人和积极分子进夜校参加学习;方惟精等工农骨干依照周恩来的指示,在龙溪区成立了“庵埠农船工会”,组织了庵埠1600余名船工,联合起来举行抗议潮梅海陆丰船政局庵埠分局强征船牌捐的斗争并取得胜利;潮州妇女骨干余益求、孙应采等人,以大寨织布工团女工为基础,在金石赖厝村成立了潮安妇女职工协会,成为潮汕地区第一个县级妇女职工组织;周恩来委派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潘学吟任国民党潮安县党部筹备处主任,随后,又安排中共党员、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人员周逸群和黄锦辉等人,协助潘学吟开展县党部的筹备和宣传工作,于4月19日成立了国民党潮安县党部。
1925年4月,为使潮州乡村受到反动军阀压迫的农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周恩来在中共汕头特别支部书记杨石魂的陪同下,不辞辛劳来到上莆区(今彩塘、金石一带)大寨团支部,先后接见了大寨团支部和大寨、赖厝农民协会的负责人。随后,周恩来到了沙溪西林乡农会秘密活动地点紫来轩书斋,听取了西林乡农会负责人孙戊昌、孙木乾等人有关农会工作的汇报,并进行了指导。
5月21日,周恩来随东征联军右路军回师广州,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两部企图推翻广州革命政府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