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潮州日报

万里悲秋常作客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07版:百花台       上一篇    下一篇

  黄山

□谢素军

深秋的黄山,云雾缭绕。我站在始信峰上,望着脚下翻涌的云海,恍惚间看见一个身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那是四百年前的徐霞客,他拄着竹杖,踏着晨露,在群峰间寻觅着自然的真谛。

这位千古奇人,一生都在路上。他走过长江的浩荡,看过黄河的雄浑,登过华山的险峻,探过武夷的幽深。在他的游记里,山川不仅仅是风景,更像是一位位智者,向他诉说着生命的奥秘。记得他在《游黄山日记》中写道:“登黄山天下无山”。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生命境界的领悟?当我们真正融入自然,便能感受到天地之大,人生之渺小。

旅途中的孤独,往往是最深刻的修行。徐霞客在深山老林中独行,在荒村野店里过夜,与清风明月为伴。这种孤独不是寂寞,而是一种与天地对话的状态。就像他在雁荡山夜宿时写下的:“独坐空山,万籁俱寂,惟闻泉声淙淙。”这种境界,让我想起现代人总是害怕独处,用各种喧嚣填满生活的空虚。殊不知,唯有在独处时,我们才能听见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徐霞客的旅途,也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在庐山,他冒着生命危险探访三叠泉;在武夷山,他不畏艰险寻找九曲溪的源头。这些冒险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对生命本真的追寻。他在《游武夷山日记》中写道:“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是现代人所缺失的。我们总是被功利所困,被欲望所累,忘记了生命最初的纯粹。

站在黄山的峰顶,秋风拂面,我仿佛听见徐霞客的脚步声在历史的长廊中回响。他的旅途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跋涉,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在路上的感悟与成长。当我们以过客的心态看待得失,以旅人的眼光欣赏风景,便能在这万里悲秋中,寻得一份超然的智慧。

云海依旧翻涌,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徐霞客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但他留下的精神印记,却永远镌刻在这片山水之间,等待着后来者去发现、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