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龙飞医生仔细检查仪器运行状态。
在潮州市中心医院的检验科,每天清晨,总有一个身影准时出现在实验室。他仔细检查每一台仪器的运行状态,这种习惯保持了很多年。这位主任技师,正是检验科副主任、科室负责人程龙飞。十八年如一日,他在这方寸实验室里,用显微镜和数据守护着无数患者的健康。
数据背后的生命温度
“很多人以为检验科就是冷冰冰的机器和数据,其实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程龙飞说这话时,眼神中闪烁着医者特有的光芒。2007年从广东药学院毕业后,他就扎根在市中心医院,逐步从一名普通检验员成长为科室负责人。
有一次,急诊送来一位疑似败血症的患儿,当时孩子的情况十分危急。那晚,程龙飞带领团队熬夜加班,反复确认,通过快速检测锁定了致病菌,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精准用药依据。通过治疗,三天后孩子终于退烧了。
这样的故事在程龙飞的工作中数不胜数。作为潮州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负责人,他深知每一份报告的分量。“检验结果是医生诊断的‘眼睛’,差之毫厘可能谬以千里。”为此,他建立了近乎苛刻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设备校准到试剂质量,从操作规范到结果复核,层层把关。
抗疫前线的“侦察兵”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检验科一夜之间成为疫情防控的“前哨”。作为市定点救治医院,潮州市中心医院承担着巨大的检测压力。“那时候,核酸检测就是与病毒赛跑。”程龙飞回忆道。
最紧张的时候,他与同事连续48小时不眠不休,既要保障本院检测,又要协调全市检测力量。在科室多名工作人员感染的情况下,他又主动挑起担子:“我是党员,也是支部书记,是科室的‘主心骨’,这时候必须冲在前面。”那三个月,他每天连续工作16小时以上,带领团队完成了数十万人次的核酸检测,没有出现一例漏报错报。
2021年12月,程龙飞作为潮州市医疗队队员支援东莞抗疫。在寒夜里,他穿着防护服进行现场采样和流调等工作。他的付出得到了两地领导的充分肯定。
技术创新的“领航者”
走进潮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五条全自动检验流水线格外醒目。这是去年医院引进的国内最先进设备。“流水线整合了标本分拣、离心、检测等流程,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一系列措施优化了检验流程,不仅检测效率提升了,耗材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谈起技术创新,程龙飞如数家珍。
作为市临检中心,市中心医院检验科牵头成立了结果互认推进群,组织基层医院检验人员进修,派专家到下级医院指导。程龙飞表示,希望以市临检中心为纽带,让全市的检验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推动更多基层医院实现技术升级,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准高效的检验服务。
在专业领域,程龙飞始终保持学习热情。他每年参加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订阅多种专业期刊。“检验技术日新月异,不学习就会落后。”周末“啃文献”已成为他的生活习惯。他还带领科室每月举行质控例会,讨论最新技术进展和疑难案例。
谈及未来,程龙飞提到几个研究方向:一是脂肪肝的检验与防治。“近年,人们饮食偏油腻,脂肪肝发病率高,但早期容易被忽视。”他计划通过多学科合作,制定更精准的筛查标准。二是探索中医诊断与检验结果的关联。他正在收集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检验数据,希望建立“中医证型-检验指标”对应图谱。
“检验科不仅能‘诊断疾病’,更应该‘预警风险’,实现防治未病。”程龙飞说,这是他的职业理想。为此,他还计划在肿瘤早筛等领域开展更多研究,为患者争取更早的干预时机。
从医近二十年,程龙飞获得了诸多荣誉,但他最珍视的仍是患者的一句“谢谢”。在他的心中,患者的期盼就是继续前行的动力。作为门诊第二党支部书记,程龙飞还特别重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党建不是虚的,是把大家的心聚在一起,劲往一处使。”
谈及初心,程龙飞的眼神坚定而清澈:“从穿上白大褂那天起,‘准确’就是我们的底线,‘及时’就是我们的责任,‘惠民’就是我们的方向。”这位显微镜下的生命守护者,正用他的专业与热忱,书写着新时代检验人的精彩答卷。
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铿通讯员蔡希凡
图:市中心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