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潮州日报

秋的哲学

日期:08-16
字号:
版面:第03版:今日闲情       上一篇    下一篇

□闫振华

第一片银杏叶落下时,我正坐在枣园公园的长椅上。那片叶子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仿佛在完成它生命中最后一次舞蹈。它不疾不徐地飘落,最终轻轻贴在地面,与其他落叶一起,铺就了一条金黄的地毯。这不是死亡,我想,而是一场盛大的回归仪式。

秋是一位从容的智者。它不像春那样急切地展示生机,也不似夏那般狂热地挥霍热情。秋懂得节制的美学。木樨花开时,香气并不浓烈扑鼻,而是若有若无地飘散在空气中,需要静心才能捕捉。这种含蓄的芬芳,恰似秋的性格——不张扬,却令人回味无穷。

富县直罗镇稻田里的谷穗低垂着头,这姿态常被误解为谦卑。但我以为,这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谷粒饱满时自然下垂,如同智者学识愈丰愈觉不足。它们向土地致敬的姿态,不是卑微的屈服,而是对生命源头的真诚感恩。这种低头,远比那些昂首向天却腹中空空的稗草更为高贵。

老屋后院的丝瓜藤渐渐褪去绿装,露出纵横交错的藤蔓。这些看似枯瘦的经络,实则是生命的轨迹图。它们记录着每一次攀援,每一次伸展。当繁华落尽,留下的才是生命的本真。我常想,人是否也该在某个秋天,褪去那些社会赋予的外衣,回归最本真的自我?

山中的老树洞让我领悟了生命的悖论。那株被虫蛀空的古树,外表腐朽不堪,内里却孕育着新的生命。蜜蜂在它的空腔中筑巢,储存过冬的蜂蜜。这让我明白,腐朽与新生并非对立,而是生命循环的两个面相。有时候,破损恰恰为其他生命提供了栖身之所。

古人悲秋,大抵是因为见不得繁华凋零。但枫叶在飘落前绽放最艳丽的红,菊花在寒霜中舒展最傲人的姿态,这难道不是生命最壮丽的谢幕吗?果实将花的绚烂转化为甜蜜,种子将枝叶的繁茂浓缩成希望。秋不是终点,而是生命转换形式的驿站。

祖父晒谷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他翻动谷粒的动作轻柔而坚定,仿佛在与阳光合作完成一件艺术品。“要慢慢来”,他说,“就像酿酒,急不得。”那时的我不懂其中深意,如今才明白,生活的真谛就藏在这种缓慢的沉淀中。秋教会我们,有些价值需要时间才能酿就。

秋日的云走得格外慢。我常常仰卧在草地上,看云卷云舒。这些天空的过客不慌不忙,在蔚蓝的画布上留下瞬息万变的图案。它们提醒我,生命不必总是匆匆忙忙。空白,有时比充实更有深意。就像水墨画的留白,看似无物,实则包含无限可能。

邻家老人修剪月季的手法干净利落。他剪去枯枝时毫不留情,却也因此让植株在来年焕发更旺盛的生命力。“舍得,舍得”,他念叨着这句古老的智慧。秋的残酷背后,是对新生的期待。有时候,割舍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秋雨来临时,我总爱临窗而立。雨滴打在银杏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宛如大自然在低语。这种声音不似夏雨的狂暴,也不像春雨的绵密,而是一种从容的诉说。它洗涤尘埃,也净化心灵。在秋雨的浸润下,世界变得清晰而通透。

夜晚的秋空格外高远。繁星点点,月光如水。这样的夜晚适合沉思,适合与自己的灵魂对话。秋夜教会我独处的艺术。当万籁俱寂,内心的声音才会清晰可闻。这种孤独不是寂寞,而是一种丰盈的自我相处。

集市上堆满各色瓜果,这是秋的馈赠。农人脸上的皱纹里藏着丰收的喜悦。这些果实凝聚了四季的精华,是时间凝结的甜蜜。品尝它们时,我总感到一种敬畏——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生命奇迹的敬畏。

候鸟开始南飞,它们排成整齐的队形划过天际。这种迁徙不是逃离,而是对生命的负责。它们遵循着古老的记忆,飞向温暖的远方。这让我想到,有时候,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归来。秋的离别中,蕴含着重逢的承诺。

图书馆里,阳光斜射在古籍上,尘埃在光束中起舞。这样的秋日午后,适合与先贤对话。先人的智慧如同陈年佳酿,历久弥香。秋让人沉静,而沉静是思考的最佳状态。

银杏叶转黄的时候,整条街道都明亮起来。这些金色的叶片不惧飘落,因为它们知道这是必然的轮回。我拾起一片夹在书中,它将成为岁月的书签,记录这个秋天的思绪。

秋分过后,昼夜均分。这种平衡是大自然的启示:光明与黑暗各得其所。人生亦当如此,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丧志。秋的平衡智慧,值得我们终生学习。

第一场霜降临的清晨,草木披上银装。这种短暂的美丽提醒我们珍惜当下。霜会融化,但记忆中的晶莹永远闪耀。秋的易逝,反而凸显了它的珍贵。

最后一片落叶归根时,我站在树下静默。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落叶将化为春泥,滋养新的生命。秋的哲学就在于此:看似终结处,恰是起源时。

在这个秋天,我学会了用另一种眼光看待生命的起伏。凋零中有新生,离别中有重逢,腐朽中有生机。秋不言语,却道尽了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