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潮州日报

增“颜”提质 向美而行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08版: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沈海高速钱东出入口绿化带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上饶镇栢峻村的闽粤边界小公园景观别致。

  柘林镇风吹岭绿美点古塔巍然,红花簇簇。

  游客在饶平青岚怪臼国家地质公园徒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浮山镇柿园等特色项目以独特的生态体验吸引游客。

“蜘蛛网”般的线路隐去,清爽的天际线重现;杂物堆砌的角落变身蔷薇攀爬的“四小园”;斑驳的旧墙披上“山海”新装……作为由闽入粤第一站,饶平县正以可感可触的方式重塑着闽粤门户的容颜。

近年来,饶平县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以开展全域风貌整治提升大会战为抓手,协同推进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中铁建助力“百日大会战”、“三个三”攻坚战等专项行动,对全县重要道路及沿线镇村人居环境进行大整治大提升,打造一批示范点位和示范区域;同时,厚植绿美生态根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铺展出一幅“路净、景美、业兴、民富”的崭新画卷。

干群齐心聚合力全域整治促提升

“这次整治下了真功夫!党员干部带头扛东西、清垃圾,大家也深受鼓舞,都主动出来搭把手。以前主干道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现在变得宽敞干净,走在路上都觉得亮堂。”上饶镇茂芝社区的群众的感慨,道出了环境整治带来的真切变化。

近段时间,上饶镇坚持以“清脏治乱大整治”为抓手,以“领导带头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实干作风,掀起全员参与乡村环境整治热潮,重点对上饶大道道路两侧乱拉乱挂等影响城市秩序、容貌的现象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提质升级。

上饶镇的点滴变化并非孤例。这样的蝶变正在饶平县北部三饶、饶洋、新塘、新丰、建饶等乡镇全面铺开。7月以来,饶平县北部六个乡镇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发起清脏治乱集中攻坚行动,累计拆除危旧房、违规建筑物超3.4万平方米,清理垃圾杂物逾6600吨,整治河道沟渠、卫生死角千余处,推动城乡环境从“局部美”向“全域美”转变。

在改善环境“硬基础”的同时,各镇还着眼于长远发展,结合“百千万工程”谋划“软实力”提升与集体经济增收。三饶镇计划在城村清拆腾出的空间打造步道、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布局完善垂钓基地、儿童乐园、自助采摘园、经营性商铺、民宿等商业配套,提升服务水平,做旺人气商气,推动村集体经济与群众收入“双提高”。新丰镇规划建设小公园、文化广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进一步提升乡村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饶洋镇推进绿化美化工程,打造“一路一景”示范带,力争年底前完成危房“清零”任务。

扮靓“颜值”离不开筑牢生态“底子”。为此,铙平县全域推进村庄“四旁”“五边”绿化美化工作,重点做好省级典型镇村及培育对象镇村主入口、空闲地、拆违地、废弃地等区域绿美提升,因地制宜打造“口袋公园”“四小园”和“美丽庭院”。

在东山镇东明村,昔日的闲置地,如今蔷薇攀篱、炮仗垂檐,变身精致的“四小园”。东山镇政府工作人员张康蕾介绍,借打造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的契机,东明村融合“美丽庭院”示范村创建活动、乡村绿化、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打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特色花园,并结合“三个三”攻坚行动清理房前屋后,让“推窗见绿、出门即景”成为现实。

抬头不见“蜘蛛网”,是联饶镇山门村村民的新体验。过去,电力、通信、广电线路纵横交错,既影响美观又存在隐患。饶平县以该村为试点,按照“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多方联动、建管结合”“四个坚持”工作思路,做好“藏”字文章,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避免“前整后乱”。目前,全县1079.5公里“三线”完成整治,天空重现清爽“天际线”。

面对农房风貌整治的难题,饶平创新探索出关键“三招”:突出示范引领,印发设计指引和通用图集,选取钱东镇、柘林镇等镇村及企业周边先行试点,通过外墙喷涂、“平改坡(檐)”等微改造,塑造具有“山海”特色的农房新风貌;优化项目流程,试点推行“村属企业(强村公司)+工匠”模式,像柘林镇柘北村成立强村公司,采用“村民点单、村组下单、工匠接单”服务模式,节约村民开支;创新资金筹措,探索“政府补贴一点、集体投入一点、村民出资一点、乡亲捐赠一点”的资金筹措方式,推动“大包大揽”向“多方众筹”转变。

城市门户展新姿一路繁花入粤来

来到国道G355饶平县上饶镇栢峻村段,环境干净整洁,道路平坦通畅。曾经斑驳褪色的旧墙已披上崭新衣裳。闽粤边界小公园里,绿植青翠舒展,草木清香随风拂动。这处曾经不起眼的路边角落,如今成了往来车辆停靠的温馨港湾。

视线转向国道G228线汾水关路段,一辆辆闽字牌车辆缓缓驶入广东境内,乘客们摇下车窗,欣赏着这道新增的风景线——长达百余米的斜坡上,“广东欢迎您”立体标语赫然入目。这个兼具区位标识与情感温度的设计,正是饶平打造省际门户形象的点睛之笔。

这些肉眼可见、触手可及的变化,正是饶平县推进建设好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的喜人成果。2024年以来,饶平县以打造省际门户新形象为目标,高标准推进省际边界风貌提升行动,全力推动“城市门户”沿线环境向优向美,向远道而来的宾客展现广东“东大门”的新颜值。

如何亮好广东“门面”,展现入粤首站风采?饶平县围绕“面上夯实、扩域增美、点上出彩、线上成景”目标,以主干道整体视觉效果提升为切入点,融入山墙、潮州美食、凤凰单丛茶、海洋牧场等潮式元素,通过沿线两侧的建筑外立面喷涂真石漆、“平改坡(檐)”、完善公共服务空间和文创设施、精雕细琢沿线微地形景观节点、清洗粉刷破旧墙面等方式打造沿线特色风貌,“人在绿中行,车在画中游”的美好意境正化为现实。

这惊艳蜕变的背后,源于“拆建并举”的坚实步履。饶平以“拆”开路,聚焦道路坑洼、沿线风貌“脏乱差”等现象,深化“三个三”集中清脏治乱大行动。2024年以来,全县累计清拆点位超1.24万处,整治“两违”约75.6万平方米,规整“三线”超1079公里,治理污水及水体污染超250处,优化垃圾收集点及周边环境2100余处,实现沿线干道风貌“清爽升级”。

拆违清障后,“建”的步伐迅速跟进——在突出抓好主干道查漏补缺基础上,饶平县加快推进省际边界7个粤闽边界主通道、15个省际边界村及6条示范带建设,汕汾高速饶平、钱东2个出入口及大潮高速三饶等其他6个高速出入口提升项目也同步发力。

目前,饶平总里程达248.27公里、总投资1.66亿元的涉及“三高一铁”及主干道沿线风貌提升的9个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穿行于焕然一新的省际廊道,过往司机施先生由衷赞叹:“环境美了,标识清了,路更好走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随着这条入粤“第一道亮丽风景线”的延伸不断攀升。

绿美为笔绘画卷生态富民结硕果

汤溪湿地公园里,面积达200多公顷的湖泊碧波如镜,倒映着四周连绵的苍翠。风吹岭郊野公园里,古塔巍然,红花簇簇,与周边翠绿林木互为映衬。青岚怪臼谷国家地质公园层峦叠翠,山泉流淌不息,鸟鸣清脆悦耳,风景美不胜收……

近年来,饶平县大力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全域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县镇村绿化工作,高质量打造绿美点,全力打造通山达海、色彩多样的魅力绿美新饶平。目前,饶平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3.8%。并在2024年绿美广东竞风华主题活动中,斩获全省十强和专业表现奖两大奖项。

绿意盎然的背后,是全民植绿护绿的合力交响。饶平县创新“线上+线下”“小手牵大手”“绿美积分制”等模式,引导广大干群参与绿美建设,大家积极响应,共同种下樟树、桃花心木、凤凰木等苗木约16.82万株,创建“亲子林”“乡亲林”“巾帼林”等主题林130个,开展义务植树活动1100多场次,参与人数超2.4万人次,捐款超3060万元。同时,科学规划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7.9万亩,林分优化6796亩,建成6483亩多树种、多类型、多色彩、多功能的森林景观带,实现四季皆有景,步步皆如画。

立足广东“东大门”战略定位,饶平举全县之力高标准推进全域绿美提升工程,投入1.66亿元实施高铁、高速、国省道沿线绿美提升工程,打造250公里绿美干道、24个微地形景观节点,建成“林路融合”示范带1.8万亩,为过往车辆打造“绿色长廊”。精心建设柘林风吹岭、汤溪水库及上饶镇麒麟岭等绿美点,结合“广东‘东大门’粤闽边界主通道风貌示范带”等6条精品示范带建设,串点连线成片打造具有饶平特色的绿美带。

守护绿美生态离不开坚实的管护体系。饶平县构建县镇村三级“护绿”体系,组建400多支党员护绿队、500多支“群众护绿队”,今年以来,三级林长累计巡林3万多次,让“护绿管绿”成为常态。针对古树名木,落实“一古树一守护人”网格化管理,采取专人巡查、专家“体检”、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为18株一级古树安装视频监控,709株二三级古树定位挂牌,用心呵护这些岁月的“见证者”。以科技赋能构筑立体防护,依托48个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点和无人机航拍,提升巡查效率与预警处置能力。此外,建强森林防灭火力量,分南北片区组建2支县级队伍、21支镇级小分队,凭借专业装备与常态化训练,获评省级专业队伍、省“应急救援先进集体”,为绿叶撑起守护伞。

高大笔直的樟树群下,一整片灵芝生长正盛;绿叶被淬炼成单丛佳茗,茶香随着生产线弥漫;油茶深加工基地里,“液体黄金”流淌出生机……饶平县用好自身“绿色家底”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将森林资源等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资本,让越来越多群众吃上生态饭、过上好日子。

——一产筑基,饶平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规划建设15.6万亩茶园、2.5万亩竹林、1万亩中药材、6000亩沉香、5000亩油茶等特色产业,推动饶平成为省内县域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县,成功培育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7个、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家。

——二产增效,依托丰富林业资源,培育3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和一批木材加工企业,规划建设油茶深加工基地、沉香茶加工厂,推动茶多酚、茶饮料等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三产融合,以“果树+文旅”模式活化古村资源,推进三饶镇道韵楼果树公园、浮山镇坪洋村柿园等特色项目,“春赏花、夏品果”的生态体验引客如云。规划建设绿岛山庄、汤溪湖水旅休闲度假区等重点文旅康养项目,串联省级森林乡村、绿美乡村,打造林旅精品路线,逐步将“绿颜值”转化为“金价值”。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饶平县将以更高站位统筹生态保护与城乡发展,持续打好全域风貌整治的“组合拳”,在巩固既有成果基础上,推动环境提升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深度融合,让“绿美颜值”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价值”,以实绩实效交上“三年初见成效”合格答卷。

□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育杭

□图/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园陈宏文李昊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