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潮州日报

沙飞镜头下的陈波儿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06版:视觉       上一篇    下一篇

  1939年5月,战地妇女儿童考察团到晋察冀边区,聂荣臻与陈波儿合影。

  1939年5月,陈波儿率战地妇女儿童考察团到晋察冀边区,邓拓与陈波儿(左1)、王紫非(右2)、宋迪夏(右3)、常华、陆耕合影。

  1939年5月,陈波儿女士等在边区,与边区政府宋劭文主任委员合影。

  ▲1939年5月, 陈波儿率战地妇女儿童考察团到晋察冀边区。

  ?一九三九年五月,陈波儿为军事操练的妇女自卫队拍照。

  2025年8月1日下午,沙飞二女儿王雁(中)、小女儿王少军(左)和长孙王平(右)在潮安区彩塘镇大夫第(中共潮汕中心县委机关旧址)合影。 李仲昕 摄

编者按:2025年8月1日,中国革命摄影事业的先驱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沙飞的二女儿王雁、小女儿王少军和长孙王平(沙子)一行,在汕头市出席“沙飞与汕头:战火中的镜头与记忆”摄影作品展之后,专程回到沙飞夫人王辉的老家——潮安区彩塘镇东里村,深情回忆沙飞与王辉的革命历程,也回忆起沙飞在抗日战争时期记录陈波儿考察晋察冀边区的8张珍贵照片。现将王雁提供的“沙飞镜头下的陈波儿”组照予以选刊,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沙飞(1912-1950),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曾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军队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中国革命摄影事业的先驱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抗战爆发后,沙飞加入八路军,亲自拍摄了抗日战争中的一系列珍贵画面,后任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科长,亲手建立起中国革命新闻摄影队伍,培养了一批著名的摄影家,提出摄影武器论,创立了影像资料的保存制度,以“人在底片在”的精神保护了大量珍贵影像资料,参与创建晋察冀画报社并担任主任。沙飞夫人王辉(1911-2005),生于香港,籍贯广东潮安(彩塘东里),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走上革命道路。

陈波儿(1907-1951),原名陈舜华,潮安庵埠人,香港潮州商会发起人陈湘波之女,卓越的人民艺术家,电影教育家,人民电影事业的开创者。她为左翼文化运动、革命文艺特别是人民电影事业的开创作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所长、创始人,曾任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艺术处处长,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全国文联委员,全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常委。

1937年,聂荣臻同志以阜平为起点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我党我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被毛泽东同志亲笔授予“抗日模范根据地”的光荣称号。

根据组织决定,1939年1月起,陈波儿率领妇女儿童考察团,从延安出发,到晋西北,过了滹沱河到晋东北、晋察冀,再到晋东南、晋南,历时1年3个月。

1939年5月,陈波儿率战地妇女儿童考察团在晋察冀边区,见证了边区妇女运动的全面展开和儿童的智力发展,感受到了军政民合作的深厚基础,并不断将边区的经验传播到后方,坚定抗战信心。陈波儿在晋察冀边区考察期间曾给在重庆的史良、沈兹九去信说:“我们准备走遍整个北战区,去搜集一些材料,反映到后方,广播到国际,同时,对战区里的妇女儿童,作一番深刻的了解,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中,把全中华民族的妇女儿童都紧紧地联系起来。”沙飞用镜头记录了陈波儿这段时间在晋察冀边区考察的珍贵影像,为我们留下了这一段重要的革命历史记忆。

文/安宣

摄影:沙飞

(照片提供:沙飞二女儿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