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潮州日报

“阳光变现”壮大村集体经济

日期:08-12
字号:
版面:第03版:潮州|社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丁玫

实习生蔡纯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饶平县海山镇将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引擎工程”,依托丰富的屋顶资源与光照条件,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探索出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今年5月,海山镇首批山下村、蓬莱村、余厝村三个村级光伏项目已并网发电,预计每个村集体年增收将超5万元。

在蓬莱村后头顶古树公园,记者看到,光伏走廊与停车场的屋顶光伏阵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蓬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福江介绍,2024年底,蓬莱村启动屋顶光伏项目,在后头顶公园和停车场安装光伏电板,总装机容量100.75千瓦。今年5月,项目正式投用后即显成效:当月发电量达1.19万度,通过电网售电实现收益近4700元。

2024年底,山下村在党群服务中心和村卫生站屋顶铺设了162块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达105千瓦。项目于今年5月正式投用后,当月发电量达1.3万度,通过电网售电实现收益4130余元,预计年收益约5万元。

据山下村干部林珊娜介绍,过去村集体收入主要靠鱼虾池土地租金,现在光伏项目稳定的收益引发村民的关注,主动咨询了解的人越来越多。

目前,三个村光伏项目已形成联动效应,累计发电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装机容量达300千瓦。已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签订的购售电合同,将光伏发电电量出售。

“分布式光伏‘投资小、见效快、收益稳’的特点,契合盘活农村闲置屋顶资源的需求。打造光伏项目,不仅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还有利于提升村容村貌,增加村集体收入,一举多得。”海山镇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副主任陈枫枫介绍,光伏项目不仅让闲置资源变废为宝,“阳光变现”直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通过提供清洁能源有效减少了碳排放,助力了乡村人居环境的绿色升级。

海山镇通过光伏项目探索出一条“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增收新路径。如今,这股“阳光力量”正在加速扩散:陈厝村光伏项目已列入2026年建设计划,预计新增发电面积400平方米,形成“建成一个、见效一个、带动一片”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