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看!我摘到最大的番茄啦!”9月23日秋分当天,兰州市城关区红山根小学“心根农庄”一派欢笑声,红得发亮的番茄、挂满藤蔓的葫芦、金黄饱满的玉米把田地装点得格外热闹,第七届校园丰收节暨劳动技能大赛在这里火热开启,同学们化身“小农夫”“小厨师”,在泥土与果香中解锁劳动的快乐。
1 “小农夫”的丰收争夺战
下午3点,采摘技能赛率先拉开帷幕。“精准采摘赛”的田垄前,同学们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捏住番茄蒂,轻轻一拧,红彤彤的果实就落进了竹篮。“不能拽!会把枝丫弄坏的!”三年级的同学一边提醒身边的同学,一边把刚摘的番茄摆得整整齐齐,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不远处的玉米地里,“玉米收集赛”正上演着团队协作的精彩画面:4人一组的小队里,有人负责掰玉米,有人专门剥外皮,还有人快速把玉米棒装进麻袋,“快!还有最后3根!”队员们默契配合,老师都忍不住为他们鼓掌。
作物处理区更是热闹非凡。“‘果’然干净大挑战”的水池前仔细刷洗土豆,连缝隙里的泥土都不放过;“‘薯’你会削洋芋皮”比赛中,大家握着削皮器,小心翼翼地转动土豆;最让人期待的“‘烹’然心动厨艺大赛”环节,高年级的“小厨师”们系着小围裙,在电煮锅前忙碌:倒油、下鸡蛋、放西红柿,“滋啦”的声响伴随着香气飘满校园,当一盘盘色泽鲜亮的西红柿炒鸡蛋端上桌时,围观的同学们都忍不住发出“哇”的赞叹,连评委老师都笑着说“比我做得还香!”
2 蔬果变身“艺术品”
如果说田间赛场比的是技能,那丰收劳动创意赛就是孩子们的“脑洞秀场”。“‘拼’出蔬香?小厨创意秀”的桌子上,黄瓜片、胡萝卜丁、紫甘蓝被摆成了“小金鱼”“太阳花”,甚至还有用玉米和红豆拼出的“丰收谷堆”。“这是我和妈妈昨天在家练的!”五年级的同学指着自己的“番茄笑脸拼盘”,兴奋地介绍,“用圣女果做眼睛,黄瓜圈做嘴巴,是不是很可爱?”
自然笔记展区里,一本本画册同样让人眼前一亮:有的同学用彩笔描绘了玉米从发芽到成熟的过程,旁边还歪歪扭扭地写着“原来玉米会长‘胡子’呀”;有的则记录下摘番茄时的小插曲,“今天不小心把番茄掉在地上了,有点难过,但老师说可以做成番茄酱,下次要更小心”。而“丰收童谣创作赛”现场,同学们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儿歌:“番茄红,玉米黄,我们劳动真快乐;摘果实,做美食,丰收节里笑哈哈!”稚嫩的歌声在校园里回荡,感染力十足。
3 比果实更珍贵的成长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选秋分这天举办丰收节吗?”活动间隙,老师指着田垄里的作物问道。“因为秋分是丰收的日子!”同学们齐声回答。“对,而且每一颗果实都离不开大家之前的播种、浇水、施肥。”老师的话让同学们若有所思。当同学们捧着自己摘的玉米、看着自己做的饭菜、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时,脸上的骄傲与满足格外动人,他们收获的不只是果实,更是耐心、协作与珍惜的品质。
夕阳西下,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提着装满蔬果的小篮子,哼着丰收的童谣走出校园。有的同学还在跟妈妈念叨“下次要种小黄瓜”,有的则迫不及待想回家露一手“西红柿炒鸡蛋”。这场充满田间乐趣的丰收节,让同学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
文/图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纪敏 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