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羊驼“小白”毛茸茸脑袋蹭过孩子的手心,当白狐的机灵眼眸与小记者的好奇目光相遇,当柯尔鸭的“嘎嘎”声与课堂的欢笑声交织,9月16日至17日,奔流新闻·甘肃小记者联合兰州野生动物园开启的“保护野生动物科普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西津路学校与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这场带着“自然密码”的特殊课堂,不仅让同学们与萌宠零距离互动,更为校园与自然搭建起生动桥梁。
1 西津路学校: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动物
“哇!是羊驼!它的毛好软啊!”9月16日,西津路学校的操场上,一阵清脆的欢呼瞬间打破宁静,兰州野生动物园的“萌宠天团”刚一亮相,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围了上来,兰州野生动物园的陈蕊玉老师带着“自然课堂”走进教室。“大家知道小浣熊吃东西前为什么一定要‘洗手’吗?是因为它有洁癖吗?”陈老师刚抛出问题,小记者们就齐刷刷举起手。“我知道!是因为它的视力不好,要靠爪子摸清楚食物的样子!”同学们抢答,陈老师笑着纠正,“小浣熊在进食前‘洗手’的行为并非真正清洁食物,而是通过湿润前爪增强触觉感知。其前爪覆盖着密集的触觉神经末梢,但长期使用导致角质层增厚,影响敏感度。水能软化角质层,帮助它们更精准地判断食物质地、新鲜度及安全性。”课堂上,陈老师从“珍稀动物知识”讲到“动物奇趣现象”,还拿出树懒、长颈鹿和耳廓狐的粪便标本,让小记者近距离观察动物们的特性。
最让同学们期待的莫过于户外的萌宠互动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小记者们排队与羊驼“小白”互动。“小白”温顺地站在原地,任由孩子们轻轻抚摸它的绒毛,偶尔甩甩脑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好像在跟我打招呼!”同学们小心翼翼地递过专用饲料,另一边,白狐灵活地在笼子里踱步,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同学们手里的采访本;柯尔鸭则时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成了同学们追逐的“小明星”。
“以后我再也不会买野生动物制品了,还要告诉爸爸妈妈,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活动结束时,小记者们围着陈老师分享收获,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坚定。
2 西北师大附小:环保理念扎根童心
9月17日,“萌宠天团”来到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刚进校园就被早已等候的小记者们“包围”。
课堂上,陈蕊玉老师以“动物环保知识”为核心,抛出的问题更具互动性:“大家想想,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动物会灭绝?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它们?”“因为有人乱砍滥伐,破坏了动物的家!”“不能买象牙、虎皮这些野生动物制品!”“看到有人伤害动物,要赶紧告诉老师和警察叔叔!”小记者们的回答一个比一个踊跃,有些同学还拿出自己提前查好的资料,分享如何通过节约用电、减少塑料使用来保护动物栖息地。
为了让知识更生动,陈老师还设计了“环保知识抢答”游戏。“哪种行为会伤害海洋动物?A.垃圾分类B.乱扔塑料瓶C.保护珊瑚礁”“选B!”小记者们几乎异口同声,答对的同学还获得了兰州野生动物园准备的“动物科普小礼物”。
户外互动时,小浣熊成了“焦点”。只见它坐在一边,手里捧着饲养员递来的苹果块,先在手里“搓”了好几下才放进嘴里,完美印证了课堂上讲到的“浣熊洗食”习性。“原来课本里说的是真的!”小记者朱辰宇还让兰州野生动物园的老师介绍了小浣熊的生活习惯。另一边,柯尔鸭被同学们的零食吸引,饲养员趁机提醒:“小动物有专门的食物,人类的零食会让它们生病哦!”同学们听完赶紧收起零食。
连续两天的“科普进校园”活动,在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中落下帷幕。当“萌宠天团”跟着饲养员离开时,不少小记者追在围栏边挥手:“‘小白’再见!下次还要来呀!”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