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兰州晨报

这个小女孩棒棒哒!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A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李玫萱成为甘肃小记者“作文之星”。

“风把麦芒吹成金色的海,也把一个人的影子吹成一座岛。”当这句满是黄土高原诗意的文字从李玫萱笔下写出时,很难想象,三年前的她,作文里还只有“今天天气真好”这样朴素的表达。这个把“真善美”刻进文字里的女孩,不仅用642篇随笔填满了三年时光,更在近日提笔给奔流新闻·兰州晨报写了封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对“文字被看见”的珍视与感动。她也因连续三个月成为奔流新闻《方块字》及兰州晨报《金牧场》投稿刊发习作数量最多的同学,成为甘肃小记者“作文之星”。

说起写作,李玫萱眼睛亮得像她笔下的“试管里的银河”。“初一第一次写作文,憋了半小时只写了五个字,现在能对着麦田地埂写满两页纸,全靠‘死磕’。”最旧的一本随笔,扉页上歪歪扭扭写着“2022年9月1日,今天开始写日记”,往后翻,字迹逐渐工整,内容也从“今天吃了面条”变成“黄土高原的裂缝里,藏着春天的种子”。

642篇随笔、21支空笔芯、13本笔记,这些数字是她给写作最实在的“投名状”。“晚自习后教室只剩我和路灯,笔在纸上沙沙响,像在跟土地对话。”李玫萱说,学校里的“真善美”是她最好的素材库,食堂窗口给体育生优先打饭的阿姨,是“善”的模样;黄昏时踮脚起舞的舞蹈生,把落日剪成“美”的邮票;实验室里亲手做的实验,让“真”的知识有了温度。这些日常被她揉进文字,变成了发表在奔流新闻《方块字》上的一篇篇作品。

“第一次投稿时,手心全是汗,怕自己的文字太‘土’,没人喜欢。”回忆起投稿经历,李玫萱至今有些激动。让她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在兰州晨报《金牧场》发表,并收到了人生第一笔稿费,“我跑回家跟爸妈说,快看,我的稿费!”在她眼里,这笔15元的稿费不是数字,而是对“深夜伏案、字斟句酌”的肯定,“原来认真写生活,真的会被看见”。

这也是她写下感谢信的原因。“平台没有门槛,不管我写的是黄土高原的麦芒,还是教室里的灯光,都被好好接纳了。”信里,她细数着《方块字》《金牧场》两个投稿平台的温暖:高效的审核、专业的指导、对普通创作者的尊重,“就像有人给我递了盏灯,让我知道写作不是孤独的路”。如今,她的随笔本还在更新,最新一篇写的是“爬山虎的叶脉里,藏着我们用汗水刻的山河”。

谈及未来,李玫萱说想继续写下去,把黄土高原的风、校园里的星光、身边的“真善美”都写进文字里。“罗曼·罗兰说‘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觉得写作就是我的热爱。”她低头摸了摸手边的新笔芯,眼里闪着光,“说不定以后,我能把家乡的故事写得更远,让更多人看见黄土高原上的‘星辰大海’”。

文/图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