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兰州晨报

执命向西,75岁的她横穿八百里瀚海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A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天水历史文化名人》中的尹夫人插图。

尹台寺内景。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美丽且有才干的女政治家屈指可数,而十六国时期,西凉昭武皇后尹夫人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今在武威,仍然有一处与她有关的古迹——尹夫人台。唐时,高祖李渊在尹夫人台修建了皇家寺院尹台寺,用以纪念先祖,供世人敬仰与追思。

尹夫人是历史上一位真正的大女主,1600多年前,她以风骨为笔,在乱世河西写下惊心动魄的人生传奇。

1

尹夫人和女儿李敬爱回返酒泉后,北凉国君沮渠牧犍之弟沮渠无讳担任酒泉太守,对母女俩负有监管之责。李敬爱亡故后,他便有些懈怠,一个吃斋念佛孤苦无依的老太太,还能翻起什么风浪?

某日,沮渠无讳忽来拜访尹夫人,话锋单刀直入:“太后孙辈皆在伊吾,可愿往寻?”

尹夫人怕是圈套,不敢贸然回答,但由此知晓西凉灭亡后,她的儿孙并未全部死于

国难,尚有人逃亡在外。

她心中狂喜,但面色沉静如水:“吾孙流落天涯,在西域寄身。我一把老骨头,还能活几天?就终老在此吧,何必去做游牧地的孤魂野鬼呢?”

沮渠无讳所说的尹夫人孙辈便是李暠第六子李翻的儿子李宝。

敦煌失陷后,15岁的李宝被俘羁押于姑臧(今武威市)。对于一名少年而言,国破家亡是极其惨痛的经历,但是李宝却不甘陷于囹圄,心中有个信念,他定要让倾覆的西凉社稷幽而复明。

次年,李宝觅得时机逃出姑臧,单骑奔往晋昌(今甘肃瓜州县东南锁阳城),他的舅公唐契当时在此担任太守。

甥舅两人准备在晋昌重振旗鼓,但难以抵挡沮渠蒙逊兵锋,只好率残部再次西逃,横穿莫贺延碛,在伊吾(今新疆哈密市伊吾县境内)安顿下来。

在伊吾,唐契、李宝向当地的柔然部族表示臣服,柔然头领看唐契年长,便封其为“伊吾王”,而暗地里唐契却仍然奉李宝为主公,召集西凉旧部,勤政练兵,实力稍稍增强。十余年间,伊吾百姓富足,后世的人们称这个建立在绿洲上的流亡政权为“后西凉”,以示它和李暠建立的西凉根脉相连。

2

唐契、李宝横穿的莫贺延碛,在古时又称八百里瀚海,今天叫作“哈顺戈壁”,地处哈密东南,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是“西域”的起点。

按史书记载,莫贺延碛“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自然环境极其恶劣。

尹夫人心生警觉,猜出沮渠无讳试探的用意,应是想招降李宝,但要是她表示想去和孙儿团聚,沮渠无讳会以她年老体衰,难以穿越沙漠为由,以她为质,让李宝不得不纳土归降。

怎能让沮渠无讳的计谋得逞?尹夫人白天青灯古佛,夜里却作着投奔伊吾的准备。没过多久,她趁看守疏忽,带上侍女星夜出逃。

沮渠无讳闻讯后派了一支骑兵星夜追赶,终于将尹夫人半路拦下。尹夫人疾言厉色:“沮渠无讳亲口许我去西域与孙儿相聚,为何背弃诺言,出尔反尔,派汝等苦苦相逼?既然无信,也罢,就拿吾头交差去吧!纵死,我也不会再回酒泉!”

追兵们面面相觑不敢上前,尹夫人毕竟曾是他们主上的岳母,逼死她,大半会揽祸上身,只好返回复命。

尹夫人和侍女在路上颠簸多日,人困马乏之际,在沙漠遇见一支马队,本以为能补充一下给养,谁料这伙人竟是穷凶极恶的马贼,侍女和马匹都被他们抢掠,看她年老色衰,就把她遗弃在沙漠里,让她自生自灭。

尹夫人咬牙继续西行,整个世界仿佛只有连绵无尽的沙海和炎炎的烈阳……没有了水和干粮,她只能捡驼马粪便充饥,以尿液解渴。她挪动身体挣扎着前行,心中恸问上天:你灭了我的国,还要让我受如此折磨,这难道真的是命吗?我不信!

就在她的意识渐渐模糊之际,遥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黑影,在蒸腾的热风中渐渐汇集成一支驼队,他们竟是北魏出使西域的使团,尹夫人得救了,被带到了伊吾。

公元437年,在伊吾绿洲,尹夫人终于见到她的孙儿李宝。李宝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形销骨立的老夫人竟是自己经年未见的祖母,哭着拜倒下去。

穿越瀚海,严重损害了尹夫人的健康,她的生命如风中之烛即将燃熄。临终时,她紧紧攥着孙儿的手:“勿忘家国。”是年,尹夫人病逝,年75岁。

3

祖母的遗言李宝一日不敢忘,但他深知,仅仅凭借伊吾一座孤城,想要击败占尽河西之地的北凉无异于痴人说梦,他只能潜龙在渊,默默等待时机到来。

公元442年,更加强大的北魏不费吹灰之力就兼并了北凉,统一了北方。沮渠无讳惶惶无计,从酒泉西奔敦煌作最后的抵抗,兵败后率众万余逃奔西域的鄯善,数月后再据高昌,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也被后世的人们叫作“后北凉”。

在伊吾的李宝乘敦煌空虚之时率众返回故地敦煌,实现了尹夫人东归的愿望。重回故地后,他眼见一片断壁残垣的敦煌城,迅速“修缮城府,规复先业”。

然而在历史车轮的转动下,无论后西凉还是后北凉,都是些风中余絮,很快便散逸无踪了。

面对北魏磅礴的武力,李宝以儿子李承为人质,奉表归诚,降于北魏。北魏封李宝为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域校尉、沙州牧、敦煌公。同时封其弟李怀达为敦煌太守,共镇敦煌。三年后,李宝奉命入朝成为北魏重臣。

拓跋浚时期李宝担任怀荒镇都大将、镇北将军。怀荒镇为北魏“六镇”之一,由于六镇是“国之肺腑”,李宝出镇怀荒,显然赢得了北魏皇室的绝对信任。

西凉国灭之际,李歆第三子李重耳亦相机逃出。他先是逃往南朝刘宋,之后回归北魏,做到高官。李重耳生李熙,李熙生李天锡,李天赐生李虎,李虎是西魏(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八柱国之一,位高权重,而这个李虎恰恰就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

两支李暠后裔汇流,确立了在北朝的尊崇地位,后世更是名人辈出,被史家称为“自周迄隋,郁为西凉盛族”。两个世纪后尹夫人血脉中走出李渊,开启了大唐盛世。西凉儒学经过北魏延续到隋唐,也成为开启盛唐政治文化制度的渊源之一。人们不会想到十六国中不起眼的西凉,却是两百年后大唐基业的肇始。

李渊追念祖先,对尹夫人格外尊崇,由此在尹夫人台修建了“尹台寺”。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公元751年,唐朝边塞诗人岑参曾登临此台,创作了《登凉州尹台寺》一诗,可见在当时,尹夫人台已是凉州名胜古迹,只是岑参诗中那位清唱入云的歌者,唱诵的会是尹夫人的传奇人生吗?

文/图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