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兰州晨报

为人类和平发展铸就新的历史丰碑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A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接A02版

(四)时代的召唤

回望80年壮阔征程,一个从战火硝烟中走来、在和平建设中成长、在改革开放中腾飞的东方大国,以自信与担当回应着时代的深刻召唤。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站在了新的历史关口。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单边主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时代之问。

中国的回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发表演讲时深刻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总体框架。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五个世界”总目标为人类未来描绘了更清晰的图景,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立体丰富。

2017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此后,这一理念又多次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从首次提出,到引领时代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凝聚国际共识,彰显其影响力、生命力、感召力。古巴国际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说:“从二战捍卫世界和平,到如今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都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10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奏响“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交响乐,成为各方广泛参与、凝聚各方力量的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中老铁路帮助老挝实现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夙愿,卡鲁玛水电站为乌干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雅万高铁助力印尼迈入高铁时代……这一植根历史沃土、着眼人类美好未来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走深走实。

2021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四大全球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依托——全球发展倡议有效回应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强烈愿望,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涵盖传统安全领域和气候变化、信息、生物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直面当前国际社会最突出的安全关切;全球文明倡议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展现中国对人类文明多元平等的高度尊重;全球治理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中国智慧和力量。

历史的长河,川流不息。

从80年前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赢得民族独立与世界和平,到80年后倡导命运与共,推动全球发展与人类进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蕴含其中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从未改变——那就是对和平的珍视、对发展的追求、对正义的坚守、对天下大同的向往。它们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关键密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不懈奋斗。

历史的如椽巨笔正在写下新的篇章。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宣示激荡人心、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