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兰州晨报

6岁一针致聋,30年后他成为文坛新星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第A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左右和刘洁在一起。

左右出版的文学作品。

2025年5月,陕西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名单出炉,左右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个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男人,用30年时光将命运的桎梏锻造成璀璨的勋章。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他笔下的《地下铁》《少年游》等诗集,以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深刻哲思,叩击着无数读者的心灵。

从“陕西好人”“陕西省道德模范”,到斩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诗歌佳作奖、柳青文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金奖等重磅奖项,左右的每一份荣誉,把苦难活成传奇的每一刻,都是他与家庭共同铸就的荣耀。

1  无声岁月的温暖守护

“五一”假期,左右回到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的老家,第一站就是去探望福利院的孩子们,顺道讲了一堂写作课。他留意到,前排那个总低着头的聋哑小男孩,正在用指尖反复摩挲着掌心的橡皮擦。这个动作让左右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

左右原名左长盼。6岁那年,一针过期的感冒药让原本喧闹的世界在左右耳中永远沉寂。为了治好左右的耳聋,父亲带着他辗转各地医院,先后花去20余万元的医疗费。然而,一次次满怀希望地踏入医院,却一次次失望而归。

渐渐懂事的左右看着父母日益憔悴的面容,红着眼眶对他们说:“我不想治疗了,其实耳聋挺好的……”那一刻,母亲将左右紧紧搂入怀中,泪水浸湿了他的衣领。父亲摩挲着他的头说:“以后就给你改名叫左右吧,希望你不要被命运左右。”

转眼,左右到了上学的年纪。由于老家没有专门的聋哑学校,普通小学也不肯接收,父母只好亲自教左右识字。

在昏暗的土坯房里,一盏煤油灯摇曳着昏黄的光。母亲握着左右的小手,一笔一画地在纸上写下简单的汉字;嘴唇一张一合,试图用口型教会他发音。左右专注地盯着母亲的嘴唇,笨拙地模仿着,常常因为发不出声音急得满脸通红。母亲却从不生气,只是耐心地一遍遍重复。

姐姐也加入进来,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成生动的图画,贴满了左右房间的墙壁。父亲则在劳作之余,四处搜集书籍,用省下的钱为左右买纸笔。家人连说带比划,左右则开始努力学习通过口型来分辨。虽然他的听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日常沟通逐渐顺畅起来。

然而,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左右要想改变命运还是得去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父亲往学校和教育局跑了一趟又一趟,终于为左右争取到了入学资格。左右的校园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周围同学异样的眼光、嘲笑和排挤,如同利刃般刺痛着他的心。有一次,同学诬告他偷东西,左右委屈得一个人跑回了家。路上,他望着漫天的星星,泪水模糊了双眼。

回到家后,父亲默默地坐在他身边,递上一杯温水,轻声说:“别害怕,有爸在。”就是这一句简单的话让左右写下了人生第一首诗《致小星》,抒发内心想被接纳的渴望。后来,这首诗获得全国初中级别诗歌赛事一等奖。

高考前夕,左右与父亲做了一个约定——自己争取考上大学,父亲努力挣钱盖新房。为了这个目标,左右日夜苦读,父亲则在工地拼命干活儿。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录取通知书送到左右手中那一刻,新房也在父亲的努力下拔地而起。

大学毕业时,左右决定靠写作为生。因为没有安稳的工作,他在亲朋好友眼中成了不务正业的反面教材。每当有人数落左右没出息时,父母都会梗着脖子说:“我娃走的路,你们不懂!”后来,左右发表的诗歌、散文越来越多,书也一本接一本地出版。岁月流转,左右从那个被命运捉弄的聋哑孩童,成长为备受瞩目的诗人。但他始终记得,在无声的岁月里,是父母用爱为自己筑起了一道温暖的屏障。

2  灵魂共鸣的美好爱情

一直以来,左右以向阳而生的姿态拥抱生活,从不因自身缺陷而自怨自艾。面对爱情,他也勇敢地一次次主动出击。可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那些曾在他心头绽放的爱情火花,最终都因对方一句“我父母接受不了”或“我们不合适”而悄然熄灭。伤痕在心底累积,却从未磨灭左右对爱情的向往,只是在新的缘分降临时,他多了几分小心翼翼。

一次回老家参加同学会,人群中一个漂亮女孩微笑着走向左右。“学长,你还记得我吗?你以前给我辅导过作文!”学妹刘洁的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一样。左右的脸“唰”的一下红了。读书时,因为作文写得好,他受老师之托,辅导过不少人,记忆中的场景早已模糊。

女孩却自顾自地说着:“我一直记得你。当时看你在作文本上写下的批注,那些对文字的见解特别深刻,我还偷偷把你的笔记抄下来反复看呢!后来想联系你,可我们不是同班,又天各一方……”听着女孩的话,左右心里泛起涟漪。

和刘洁建立联系没多久,左右便陷入了创作瓶颈。面对空白的文档,他敲下字又删除,焦虑如同潮水将他淹没。刘洁察觉到了左右的低落,每天都会发消息鼓励他。

刘洁还会回忆起学生时代,左右如何带着她拆解作文题目,如何用生动的比喻打开她的思路。那些被尘封的记忆重新焕发生机,给左右带来新的启发。在刘洁的陪伴下,左右收拾好凌乱的思绪,沉下心来投入新的创作。随着相处的深入,左右心中爱意翻涌。他鼓起全部勇气,用文字向女孩倾诉心意:“虽然我听不见声音,但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最美的诗,在我心里回响。”然而,手机屏幕的光芒在黑暗中闪烁许久,却始终等不到期待的回应。

三天后,刘洁终于回了消息,但字字句句都带着犹豫。她坦言自己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与前夫育有两个孩子。这段婚姻耗尽了她的热情,离婚后独自抚养孩子的艰辛,让她不敢轻易接受新的感情。“我怕拖累你,也怕孩子受到伤害……”她的文字里满是无奈与自我否定。

左右盯着屏幕,指尖在键盘上悬了又悬,最终写下:“你独自走过的那些荆棘路让我心疼又敬佩。孩子不是负累,是上天给你的礼物,也是我们共同的珍宝。过去的伤痕,我们一起慢慢抚平;未来的风雨,我愿为你们遮风挡雨。别害怕,我不是一时冲动,是想牵着你的手,和孩子们一起,把日子过成诗。”两人的婚后生活甜蜜而温馨。每天清晨,刘洁会在餐桌上留下一张手写的便笺,有时是暖心的早安问候,有时是俏皮的笑话,还会画上可爱的小图案。左右写作时,刘洁安静地窝在一旁看书,时不时起身给他添杯热茶,将削好的水果喂到他嘴边。

刘洁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周一到周五,雷打不动要上班。左右一般在家里写稿,他主动承担起家务,坚决不让刘洁动手。到了周末,才换刘洁大展身手。

在一次文学分享活动上,左右无比感慨地说:“妻子的身影是我最坚实的依靠,是她的陪伴与支持,让我得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书写生命的华章。”

3  被爱融化的炙热亲情

刘洁的女儿搬来与他们同住后,左右多了“父亲”的身份,而如何与这个敏感内向的孩子相处,也成了横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起初,每当左右同女儿打招呼时,她总是迅速低下头,攥紧衣角快步跑开。深夜写作业时,若左右轻轻推门查看,她便立刻合上本子,将自己蜷缩成小小的一团。那些无声的抗拒像细密的针,扎得左右满心酸痛。

无意间,左右看到了女儿的作文,虽语句零散,却藏着细腻的情感。于是,他在纸上工整地写道:“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把这些句子变成星星,变成杂志上的铅字,让更多小朋友读到它们。”左右还特地把自己小时候的作文手稿摆在一旁。第二天清晨,左右注意到,手稿的边角有被反复摩挲的痕迹。

从那之后,左右开始每天给女儿写“悄悄话”。有时是引导她学会观察——“你看院子里的花,它等了你三天,才敢把最美的样子给你看”;有时是一段鼓励——“你描写夕阳的那句‘天空被揉碎成橘子汽水’,比我见过的任何晚霞都美”。

终于有一天,女儿在纸条上作出了回应:“老师说我的作文进步了,谢谢你,左右老师。”

在辅导女儿写作的过程中,左右会带着她去山野,教她用文字记录路边摇曳的狗尾巴草,如何把雨滴敲打瓦片的声音转化成文字的韵律。他说:“写作不是为了完成作业,是让心里的话,有地方可以安家。”

女儿渐渐打开心扉,会在作文里写下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而左右总会认真批注,用文字温柔回应。

一次,学校组织作文比赛,女儿写的《我的爸爸》让左右红了眼眶。她写道:“他虽然不会说话,却教会我用耳朵听风的歌声,用鼻子闻太阳的味道。每次我写不出作文时,他就会在本子上画一只蜗牛,告诉我慢慢来。”当这篇作文获奖后,女儿第一次主动叫了左右“爸爸”。

如今,在左右的家,能看见这样温馨的场面:父亲生日时,女儿会亲手给左右准备礼物;左右伏案写作时,女儿会将温热的牛奶轻轻放在桌边。

从被命运捉弄的聋哑儿童到蜚声文坛的诗人,从孤独迷茫的追梦者到拥有幸福家庭的顶梁柱,左右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写照,更是家人间无私关爱的见证。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