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们描写的对象。
而当我真正读懂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才懂得月亮不仅是一处景色,更是许多人们的对家乡的“特殊情感”。
小时并不懂什么离乡之愁,只是对月亮这一神秘的形象久久不能忘怀。
更是在听到“嫦娥奔月”这一传说时,对月亮彻底着了魔,天真地以为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玉兔,于是晚上一有时间就向月亮说几句悄悄话,希望嫦娥能将我带到月亮上,去体验一下嫦娥孤独的生活,在月亮上望着我的家人,他们会不会很着急呢?
等上了学,我也知道了,月亮上根本没有嫦娥,也没有玉兔。
虽说月亮上没有什么嫦娥和玉兔,但我又有了新的发现。
当我在夜晚中漫步时,总是可以看见与白天截然不同的景象。
月亮像一位手法熟练的魔法师,有着强大的魔力,每当夜幕降临,凡是被他照到的,全部都被披上了银色的毛毯。在银光的照耀下,野草们仿佛有了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如果在春天,到处春红柳绿,路边的野花虽然没有人欣赏,但它们依然尽情绽放,花儿们仿佛也得到了明月的认可,和它周围的星星们向花儿送上了充满敬佩的“月之祝福”。
月亮,它让我的童年丰富多彩,它让我看见许多美丽景色,也让我懂得了它那高洁的品质,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也越来越匆忙,却已有许多年没有再见到过那般景象。
何时才能再次见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