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兰州晨报

咚咚鼓声里“敲响”写作密码

日期:07-31
字号:
版面:第A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甘肃小记者观影活动。

韩松落

踊跃发言。

仔细聆听。

认真提问。

“韩老师,您得过的所有大奖哪个最珍贵呢?”7月25日,奔流新闻·甘肃小记者第七期成长计划“大象儿童电影·小小影评人”活动迎来了最后一天,著名作家、导演韩松落与小记者们围坐一堂,用幽默又深刻的分享,给这场为期五天的成长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韩松落带着他的“故事锦囊”,陪着小记者们在光影里解锁写作密码,解密那些藏在文字里的小秘密。

1  光影与文字的碰撞

活动当天,小记者们刚看完电影《拨浪鼓咚咚响》,货车司机苟仁和“熊孩子”毛豆的寻亲故事还在大家心头打转,韩松落老师就带着满满的创作干货来了。

“电影里的大雪和货车,是用画面说故事;可要是写成文章,就得告诉大家雪有多冷,货车里的油味有多呛人。”韩老师细说电影片段,笑着解释电影与文学的不同。当有小记者追问“那它们哪里像呢?”他立刻接过话头:“都得讲好一个故事啊!就像毛豆找爸爸,苟仁找仇人,不管用画面还是文字,都得让人心揪着走。但电影和文学有很大的不同,电影需要一个剧本,所有的导演、演员、摄影师、工作人员都需要看剧本来配合完成并且会用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很直观。文学则不同,比如一件红色的T恤,穿在什么人身上,就需要用文字写出来,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文学我们需要自己创作文字,但电影是借助很多人去完成剧本。”

互动环节成了“问题风暴”现场。甘肃小记者钟予彤问道:“韩老师,您写了快30年,灵感会不会像弹珠一样滚走呀?”韩松落老师被逗笑了,他说自己的“灵感弹珠”藏在新闻里、街坊闲聊里,甚至超市排队时听来的家长里短。“就像你们写日记,把每天看到的‘小火花’记下来,攒多了就能烧出大故事。”

最让人动容的是聊到“最珍贵的奖励”时,韩老师回忆起高中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的场景:“那时候全班鼓掌,比后来拿任何奖杯都让我激动。”这句话像颗小石子,在小记者心里漾起圈圈涟漪。甘肃小记者刘陈瑾文领悟:“原来写作的力量,从被肯定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2  家长心声:成长看得见

这场为期五天的“小小影评人”计划,像一串五彩的钥匙,为小记者们打开了文学与电影的奇妙大门。

活动结束时,家长们的反馈像夏日的阳光一样温暖。丁家灏的妈妈意味深长:“这个活动一定要多多举行啊,我的两个孩子参加了两期,受益匪浅!孩子每天都要从你发的稿件里看,看稿件学习写作,跟着你们现场长知识!真的太棒啦!”

范嘉瑞的家长表示:“这种活动真的挺好的,拓宽了孩子的视野,丰富了孩子的想象空间,帮助理顺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见得多走得远,谢谢策划和工作人员及各学科老师!”

小记者们争相与韩松落老师合影,叽叽喳喳讨论着要写的作文题目。有人说要写“韩老师眼里的光”,有人说要写“电影里的拨浪鼓其实是心在跳”。就像《拨浪鼓咚咚响》里那两个孤独的灵魂最终找到温暖,这场活动也让小记者们明白,文字和光影一样,都是连接心灵的桥。而他们,正握着笔,准备在这座桥上,写下属于自己的故事。

文/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纪敏  图/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