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尔说:“我索取荣誉的对象不应该是太空,而应该是我的灵魂。”但内在的探索真的应当高于对外在世界的探索?我不认同。内在与外在的关系从来就不是博弈,而是彼此成就的双翼。
迷失于外,方向难求。“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这句名言的含金量仍在攀升。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从航天高精尖到油盐酱醋茶,人类如饥似渴地探索着外在世界。然而技术日新月异,风险亦步亦趋。人脸识别高效便捷,却可能沦为别有用心者的工具;人工智能无所不能,却让无数普通人的生计岌岌可危……物欲横流间,功利性愈发凸显。难道我们真要坐视技术取代芸芸众生?当造福人类的初心泯灭,无论精英还是平民,终将走向末路。
沉醉于内,万事蹉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困守自己的一方天地,终成井底之蛙。笃信“心外无物”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的窠臼,拒绝向外探索则与“地心说”拥护者无异。魏晋名士崇尚玄学清谈,沉湎精神世界而疏于实务。虽有时局所迫的无奈,却也留下了兰亭雅集的千古绝唱。王羲之批判东晋名士的无为,呼吁珍惜俯仰一世的光阴。在他看来,逃避现实而求精神超脱,终究是镜花水月。是啊,蹉跎至死,又如何消解生命之痛?
内外兼修,未来可期。既然无法阻挡时光的车轮,就当穷尽一生追寻真理。哥白尼的“日心说”打破了人类中心论的迷思,让我们学会谦卑地认识宇宙;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生命的真相,促使我们反思对其他物种的暴行;外太空探测展现的“暗淡蓝点”,更让我们惊觉自身的渺小。若无这些外在探索,我们或许仍在蒙昧中徘徊;而缺乏内在思考,外在探索也将失去方向。
外在探索披荆斩棘,内在思考指引航程。立于时代潮头的我们,当深知内外相济的奥义。奔赴山海,自此天地开阔;追寻本心,终得万紫千红!愿为内外兼修之士,成千秋不朽之业,铸民族复兴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