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关区九州的街头,总能看到美团骑手廖亚洲的身影。这位曾站过乡村讲台、管过酒店礼宾的“跨界”骑手,五年来把平凡的送餐路走得热气腾腾——先后荣获2023年兰州市劳动模范、2025年甘肃省劳动模范,外卖平台还奖励他一万元!“职业从无高低,把每份期待托举好,平凡岗位照样能发光。”这句话他常挂在嘴边,也深深印在心里。
1 岗位跨界,初心不变
2011年从兰州文理学院毕业后,廖亚洲先在乡村小学拿起教鞭,后来又在星级酒店礼宾部独当一面。2020年8月,他回到兰州,戴上头盔、骑上电动车,成了一名外卖骑手。“讲台教孩子成长,街头送生活所需,本质都是服务,都得用心。”正是这份热忱,让他在新赛道上快速扎根。
2 手绘30张“藏宝图”,送餐也是技术活
“送外卖可不是光靠腿能跑明白的。”为了不堵车、少绕路,更怕找不到楼号让顾客等急了,廖亚洲白天边跑单边记录:哪栋楼的单元门朝哪开、哪个小区墙面没有标注楼号,他全都记在心里。晚上回家他就趴在桌上画,一笔一画勾勒出小区布局、楼号位置,五年下来他攒了30多张手绘地图,100多个小区、200多栋楼全在上面“安了家”。
这些地图成了他的“藏宝图”,更是新来同事的“通关秘籍”。他手把手教新人看地图、规划路线:顺路单要怎么接,才能既不绕路又能多跑几单。多用心,就能将看似重复的奔波变成“技术活”。
3 餐盒里装着牵挂,车轮上载着温暖
廖亚洲的车筐里,装的不只是外卖,还有藏在烟火气里的温暖。有位右手不方便的老人,儿女在外地打工,每天早上都会点份早餐,备注里写着“麻烦帮我把打包带解开”。他记牢了老人有低血糖,每次取了餐就往那儿赶,生怕耽误了饭点。到了门口,老人总招呼他进屋喝口水,他摆摆手,先帮老人把餐盒打开,将筷子递到手里,还不忘叮嘱“豆浆晾晾再喝”,临走时顺手把门口的垃圾袋拎下楼。“我这不只是送早餐,是替老人闺女传递千里之外的牵挂啊。”
这样的小事,在廖亚洲的送餐路上还有很多。看见骑车人打滑上不了坡,他停下车就喊周围人搭把手;遇着老爷爷老奶奶拉着废品车爬坡,他悄悄在后面推一把;高峰期有人打不到车,只要方向差不多,他拍拍车座:“上来,捎你一段!”下班歇着时,他更是小区独居老人的“万能小帮手”——帮着买个药、捎袋盐,甚至谁家水龙头滴漏水了,他挽起袖子就修:“这点小毛病,不算啥。”
他总说:“再遇着这些事,我也会一直这么干下去,也会拉着身边的骑手兄弟一起。人心热乎了,日子自然就亮堂。”
4 获得外卖平台奖励一万元
入职五年来,廖亚洲肩负着商户和消费者的信任,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奔波于各个小区,不断将生鲜食品、药品、生活必需品及各类物资运送到千家万户。藏在细节里的用心,让他一直保持零差评、零投诉、零安全事故。
凭着这份实在与担当,廖亚洲2023年获评兰州市劳动模范,2025年获得甘肃省劳动模范。美团平台更是发来贺信,奖励他一万元;“7·17骑士节”时,平台领导还专程来兰州向他道贺。担任骑手以来,他收入稳定,每月能稳稳还上房贷,且工作时间相对灵活,也能兼顾生活。进入夏季,站点冰箱里总备着饮料,防暑药也摆得整整齐齐,公司的每一分人文关怀和企业凝聚力,都让廖亚洲打心眼儿里感到暖心与踏实。
寒来暑往,廖亚洲的电动车轮碾过街头每一条巷道,车筐里的餐食总裹着恰到好处的温度。五年光阴,把平凡的事做细了、做暖了,日子自会给你最实在的回馈。就像廖亚洲说的:“用心走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跑。”他用日复一日的奔赴,将寻常日子过出暖意,生活自会把这份认真,酿成沉甸甸的认可。
文/图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徐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