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天平的泥塑作品。
本报讯(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欧阳海杰)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临夏展区,河州泥塑传承人常天平的泥塑作品《大禹治水·积石关》系列格外醒目,深受参观者喜爱。
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手工艺人世代相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州泥塑,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为参加兰洽会,我和两个徒弟耗时两个多月,创作完成了这件宽1.2米、长3.6米、高0.9米的大型泥塑《大禹治水·积石关》。”常天平告诉记者,这件作品的灵感源于积石山的传说,而大禹文化本身就源自甘肃,它伴随黄河水流淌千年,静静地传递着甘肃人独有的精神与文化。“大禹导河积石”这一上古传说,让积石人因“大禹治水始于积石关”而倍感自豪。《尚书·禹贡》中亦有“大禹导河,始于积石,汇于龙门”的记载。
作品中,上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通过不同的形态、动作与劳动分工,生动展现了大禹治水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