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中老年时报

“梦想家公益社”搭建居民大舞台

日期:06-26
字号:
版面:第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找不到安静的自习室?社区课程总与上班时间冲突?空有一身技艺却无处施展?这些曾困扰西青区大寺镇福特纳湾社区居民的难题,如今在“小福梦想家公益社”的创新实践中找到了温暖答案。在家门口享受免费自习室和专业书法课的居民们发出感叹:“这个公益社真是太贴心了!”这声朴实的赞誉,正是西青区大寺镇基层治理创新活力的生动注脚。

  记者走进福特纳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远远就听到楼上社区公益社的活动场地里传出的一阵阵优美歌声。居民们正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刚跳完一曲舞蹈的王冬梅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一边兴奋地对记者说:“公益社建立起来之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我们这些姐妹都特别喜欢跳舞,以前既没有合适的场地,也没有这样的机会。现在好了,我也能把自己会跳的舞蹈教给大家,带着大家一起快乐、健康地生活。”

  除了练习舞蹈的场地,“小福梦想家公益社”还有供居民自习的书桌、摆放着各种乐器的音乐角、挂满了书法作品的展示区等多种不同的功能区域。立足本社区资源特点和居民需求,公益社还有能人工作室、青年自习室、公益超市、舞蹈活动室、非遗工坊和培训室六个活动室。所有空间对全镇居民全天开放,辐射周围多个小区,为居民提供集学习、娱乐、公益为一体的活动空间,有助于构建“熟人社区”,拉近邻里距离,让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福特纳湾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孙学翠告诉记者,该社区探索“以空间换服务”的社区运营方式,着力打造“小福梦想家公益社”项目,目前服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低偿服务,比如书法、硬笔书法课程,社区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但价格非常亲民。另一类是全公益服务,由社区有才艺的热心居民义务教大家跳舞、唱越剧、吹葫芦丝等。这样既能让有才能的居民发挥自己的价值,又能让其他居民免费学到新的技能,一举两得。而且,公益社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受时间和年龄的限制,任何年龄段的居民随时都能来。”

  公益社的核心生命力在于其独创的“梦想合伙人”机制。该机制以挖掘孵化社区能人为核心,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居民搭建起点平台,构建起“社区接单、社会承接、项目运转”的基层治理闭环体系。截至2025年5月,公益社已成功培育6支“梦想合伙人”团队,开展公益活动超30场。通过收益反哺模式,不仅降低了社区创业门槛,更实现了资源共享与社区服务的可持续循环,让社区基金“活起来”、空间价值“用起来”、居民幸福“提起来”。

  社区居民闫晓娟的特长是硬笔书法,也是一名全职宝妈,闲暇时间主要从事硬笔书法培训。“小福梦想家公益社”成立后,邀请她成为梦想合伙人。闫晓娟每天晚上为居民开课,把收入的10%反哺到社区梦想基金里,助力社区公益社的持续发展。   

  记者 付殿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