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老年时报

社区+业委会+物业=协同共治

日期:06-14
字号:
版面:第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南开区长虹街道平陆东里社区坐落在南开区长虹街道北部,由平陆东里、平陆西里、水畔花园3个自然小区组成。平陆东里社区所辖小区新旧结合,居民需求多样化,基层治理难度较大,曾经出现业主投诉物业服务水平低、社区与物业解决居民诉求没有形成合力等现象,居民与物业有矛盾纠纷等问题。社区党委在走访群众的过程中,了解到群众反映的诸多情况,如楼道照明灯维修不及时、共享单车进小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等,这些看似是小事,却真实反映出当时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日,记者邀请平陆东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吉红走进《中老年时报》社区会客厅,听她讲述如何牵住物业管理问题这一“牛鼻子”,激发治理“红动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需求。

  记者:平陆东里社区曾被评为“五星社区”,作为扎根基层十余年的社区工作者,您如何理解“服务百姓”这四个字的具体内涵?

  陈吉红:“服务百姓”这四个字,对我们社区工作者来说,既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的理解很简单,就是要时刻把居民的需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

  首先,“听”是基础,不能坐在办公室想当然,要迈开腿、张开嘴、敞开心扉,走到楼栋里、广场上、居民家中,去听大家的心里话、实在话,甚至是牢骚话。居民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行动的“第一信号”。“实”是关键,服务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文件里,要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无论是解决一个漏水问题、调解一起邻里纠纷,还是组织一次文化活动、推动一项便民服务落地,都要实实在在,让居民觉得“这事办到了心坎上”。“情”是纽带,要带着对居民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把社区的叔叔阿姨当成自己的长辈,把同龄人当成兄弟姐妹,把孩子们当成自家的晚辈。只有带着这份情,服务才有温度,工作才能走进人心。最后,“恒”是保障,服务百姓不是一阵风,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和付出。需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把一件件小事、琐事、平凡事持之以恒地做好,日积月累,才能赢得居民的信任和支持。

  记者:社区近年来在服务居民方面做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让大家有切身的获得感呢?

  陈吉红:首先,我们健全工作机制,推动“红”色领航。建立“居民吹哨、社区组织、物业报到、业委会监督”联动机制。通过推行定点服务、点单服务等服务模式,搭建“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协同共治平台。同时,推动落实物业服务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和评议机制。我们每月定期召开物业联席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主要负责人向社区党组织报告履行服务情况,年底组织居民对物业公司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组织评价“双考评”,及时督促整改不足,形成双方良性互动。

  另外,拓宽“管”理方式。我们社区将小区连廊打造成“聚议小站”,收集居民的需求,列出居民需求清单。通过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有效提升辖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同时,组建物业管理群,通过微信平台受理居民诉求。物业负责人、业委会与社区网格高度融合,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担。此外,社区党委选派党委副书记作为指导员到物业公司指导党建工作,请社区退休党员担任物业服务项目“监督员”。党建工作对社区各类组织实现了全覆盖,日常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在物业服务工作中的先锋作用,不断引导“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发挥正向作用,释放治理效能。

  近年来,社区督促物业公司粉刷党建墙、维修喷泉、修缮假山、油刷连廊等环境设施维护工作共计12项,补种绿植15株,目前小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就是“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发挥作用的表现。

  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物业公司主动解决了高层下水堵塞、房屋漏水、充电桩安装、路面破损、小区路灯维修等民生难题30余件,物业公司将小区治理情况每月制作成水畔花园简讯海报,向小区居民汇报。

  记者:您觉得当前工作最大的难点在哪里?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陈吉红:现如今,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需求从基础的“有没有”转向了更高品质的“好不好”。比如,不仅要求环境整洁,还希望有更多绿化和休憩空间;不仅要求办事方便,还希望服务更智能、更贴心。这对我们的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坚持坦诚沟通,向居民讲清政策、说明困难、表明努力方向,争取理解。同时,从小事做起,用点滴的真诚服务去赢得信任和支持。比如,社区合唱团每周活动,唱歌的声音大了,同楼的几名居民就来找我反映问题。一方面我们积极上门沟通解释,另一方面,我们也借助群众的力量,组织社区参加活动的老人们登门拜访,凭借邻里之间多年的感情,将矛盾化解于无形,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居民从社区活动的“旁观者”,变成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

  记者 侯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