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中老年时报

党建四级体系打通民生堵点

日期:06-12
字号:
版面:第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北区建昌道街道康桥里社区下辖康桥里、景明别苑两个小区,其中景明别苑是辖区内改善型别墅住宅小区,居民采用自治的方式管理小区,因此社区的工作重点几乎都落在了康桥里小区“身上”。康桥里小区1996年建成,共有2441户居民,是准物业小区,在不少商品房小区收缴物业费都“费劲”时,康桥里的居民们却靠自筹经费把小区管理得井井有条,这离不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释放的强大动能。社区将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任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为此,记者专访了康桥里社区党委书记袁蕊,请她谈谈党建是如何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开展的。

  记者:袁书记,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在咱们社区,党建是如何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开展的?

  袁蕊:我们主要从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入手。首先建立了“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这样一来,社区的大小事务都有党员参与,党组织引领作用就能充分发挥。社区的党员干部始终冲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他们主动深入居民家中,倾听百姓心声。通过定期开展的“民情走访日”活动,党员们与居民面对面交流,收集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举个最实在的例子,多年来,康桥里社区因供热管网老化,冬天供暖不足,暖气不热始终是居民们的心头之痛。为解决广大居民诉求,供热季结束后,网格员积极配合供热站挨家挨户询问意见,做居民思想工作,最终实现“冬病夏治”,集中解决老旧小区供热管网年久失修、跑冒滴漏,以及一户不热“株连”整栋楼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善供暖质量。

  此外,反诈也是社区重点工作。网格员在日常巡视过程中收到居民反映,有人冒充燃气工作人员上门收费安装燃气报警器、冒充自来水工作人员入户收费安装净水器等情况。经过实地调查,康桥里1号楼、2号楼、3号楼、11号楼、12号楼均有类似现象。知晓情况后,社区赶紧先联系物业,调取小区内的摄像装置,精准锁定疑似诈骗人员的影像,并导出视频,将整个事件反馈给社区管片民警。网格长则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在社区内发布紧急通知,详细描述了诈骗事件的具体情况,提醒居民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记者:您能分享一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吗?

  袁蕊:有这么两件事,特别能代表我们社区党建领航办实事。

  一件是楼道灯焕新行动。社区14号楼微网格长宋姨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80门楼道内部分灯不亮,发现这一情况后,她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给社区党委。社区党委召集微网格长召开党建联席会,了解到有部分楼门也存在楼道灯不亮的情况,商议决定由社区网格员、党员中心户、志愿者及楼门内相对精通电工专业的“能工巧匠”,组成党建筑家志愿服务团队,同时启动“党建筑家 向光而行”楼道灯焕新暖心行动。志愿服务队对楼道灯有故障的楼门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和检修,共点亮12个楼门60余层的楼道灯。

  另一件是解决污水井跑冒“老大难”问题。康桥里小区的污水井、化粪井及污水管道常年季节性堵塞,污水跑冒外溢频发。社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经过两委班子协商,全体社区工作者参与,邀请楼栋长、居民代表参与讨论并表决,初步达成与清掏公司签约定期清掏的共识。随即全体网格员挨家挨户宣传,解释相关工作,筹集清掏资金,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理解与支持。最终社区与清掏公司签订疏通合同,合同每年签订一次,一次签订承保一年,要求定期清掏、日常养护。签订合同后,清掏公司出动大型下水道吸污车和高压清洗管道疏通吸污车对康桥里所有大型化粪池、下水井进行全面吸污清洗,同时,配合专业清掏师傅有针对性地撬窨井盖,清理堆积的淤泥、树叶、石块、生活垃圾等造成下水道堵塞的污物。尤其是在13号楼的清掏过程中,清掏师傅发现化粪井管道塌陷,工作人员又第一时间联系排水管理所,协调相关专业人员前来查看、排查问题,最终“诊断”为排水管道断裂,经过维修和更换新管道,从根本上解决了13号楼下水长年淤堵的问题。

  记者:咱们小区里老年人想必不少,社区在党建引领下为他们做了什么实事呢?

  袁蕊:对,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常住人口的25%以上,老龄化程度较高,如何让咱们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安心、更舒心,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曾救助过因腿脚不利索摔倒在路边的80岁高龄的李奶奶,护送独居的郭大爷就医并为其安排好后期陪护事宜,骑电动车帮助迷路老人找到租的房子,帮失独老人维修门口台阶,送醉酒的残疾人家属回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康桥里整个为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社区对辖区内的老人、特殊群体等,按照网格建立台账,每天通过走访、打电话或者发微信的形式问候,确保老年特殊群体居家安全,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上的帮助,真正做到精准帮扶入户到人,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区的关爱。

  记者 李梅旭